近年来,智能化图书馆、24小时免费书房……一些特色公共图书馆成为了网红打卡点。越来越多公共图书馆突破传统模式,解锁、探索前所未有的“新玩法”,巧妙地将阅读与艺术、社交、智慧服务等多元需求融合,让公共图书馆成为潜心阅读和社交的会客厅,成为增进人与人情感联结的纽带。
科技与人文相融合,智慧服务拓展图书馆文化生态无限可能。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悄然变革。智能导航、个性化推荐系统、电子书借阅、远程访问数据库……这些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极大地契合读者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及便利化等需求,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公共图书馆正历经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从“以书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当前,智慧服务场景已全方位嵌入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进程,成为重塑图书馆文化生态、拓展知识传播边界的关键力量。同时,公共图书馆积极融入文旅发展潮流,成为蕴含城市精神的文化景观。
阅读活动和城市场景相串联,开辟全民阅读新场景。在今日的公共图书馆,书籍不再是孤立的存在,主动寻求跨界合作,越来越多的特色“玩法”,给人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重庆市江北区图书馆不断“上新”趣味文化活动,以亲子游的形式让大家体验到拓印、扎染、糖画等传统技艺;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多次举办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例如“朝图之夜”名家沙龙、经典文学名著音乐会、中轴线研学活动等;济南市图书馆开办了市民夜校,开设零基础美妆、非遗手工制作等课程……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一环,充分践行“大阅读”理念,与各界多种形式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多维度的文化体验场所,持续探索新颖丰富的文化供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