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期末,老师们集体为学生评语忙活。据都市快报报道,今年有一个新潮流:用AI写评语。网上有不少教程,有的帖子称“只要10分钟,搞定期末全班评语”。
老师AI写评语,家长态度不一。支持者认为,AI写评语不仅能帮老师减负,还能给孩子带来新鲜感。反对者则认为,AI写评语不走心,看不出每个学生的特点,显不出老师的关爱。
如果真的依靠AI批量生成、不假思索地往每个学生身上套模板,这样的AI评语的确应该反对。家长和孩子之所以期待期末评语,因为这是一份私人订制,是因材施“评”。基于评语,学生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改进的方向,家长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综合表现。如果AI当家,老师当甩手掌柜,虽省时省力,却没了情感投射,评语也就失去原本的价值。
AI评语好不好,关键并不在AI。评语有多大心意,取决于使用者有多走心。如果老师不用心,就算评语洋洋洒洒一大篇,也满足不了家长和孩子的期待。如果老师花心思,不管写诗、作画还是借助AI,都能传递对学生的爱与重视。
当下,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有能力对学生进行千人千面的分析。借助AI ,可以写出个性化的评语。据报道,有老师借助学校的数字平台,结合平时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观察对AI评价修改、复核,或是将孩子的姓名融入对联中当作评语,既有新意,又有心意。
期末评语的核心是学生,关键在老师。好评语在心不在形,只要有责任心,使用AI工具不仅不会给评语打折扣,还可能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