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建设助力经济“开门红”

2025-01-15 09:20 来源:证券日报

  2025年伊始,上海、安徽、江苏等多地相继宣布今年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开局即冲刺,“满弓紧弦”助力经济“开门红”。

  重大项目建设向来被业界视为稳投资、稳经济的“压舱石”,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在笔者看来,各地积极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充分体现了对其带动作用的看重。

  重大项目之“大”,就在于其需要的资金投入量大,从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到中期施工建设、设备采购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这些投入可直接形成大量的有效投资,继而对经济增长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投资拉动效应可见一斑。

  除了开工早,今年各地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也呈现出多个亮点。

  首先,项目数量多,投资规模大。比如,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将推动160项市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市重点工程项目38个,总投资超2900亿元,一季度北京市重点工程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总投资均为历年同期最高。

  江苏省今年的重大项目清单也更加突出新开工增量。今年安排新开工项目274个,占比55%,其中产业项目新开工比例69%,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仅一季度,江苏省计划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07个,比去年增加97个。

  其次,含“新”量上升,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比如,安徽省在1月2日举行了2025年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开工动员重大项目622个,总投资405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9.8亿元。其中,投向新兴产业项目占比55.3%,制造业项目占比59.5%,高技术项目占比40%。

  江苏省在今年共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225个,同比增长21%,占制造业比重超过六成,一批能够有效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项目也纳入清单。

  这些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前沿技术领域的项目,一方面面临较高的技术门槛,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各地推动重大项目含“新”量提高,势必会促进相关技术研发投入加大,在推动科技成果不断转化的同时,也将促进产业升级与协同发展。

  最后,持续支持社会事业、城市更新等民生工程。例如,北京市2025年投资工作总体思路为“5个更加突出”,其中就包括“更加突出民生保障、持续完善均衡可及的公共服务体系”。与往年相比,北京市今年的项目安排新特点也体现在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坚持交通、电力先行,提高城市韧性和运行效率,深化“大城市病”治理,新增一批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能源保障等领域项目。

  早安排、早启动、早投产、早见效,拥有上述亮点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效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同时,重大项目不断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带动相关企业营收与利润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进而提振消费市场,全面激活经济活力,为宏观经济稳健、持续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重大项目建设助力经济“开门红”

2025年01月15日 09:20   来源:证券日报   韩 昱

  2025年伊始,上海、安徽、江苏等多地相继宣布今年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开局即冲刺,“满弓紧弦”助力经济“开门红”。

  重大项目建设向来被业界视为稳投资、稳经济的“压舱石”,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在笔者看来,各地积极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充分体现了对其带动作用的看重。

  重大项目之“大”,就在于其需要的资金投入量大,从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到中期施工建设、设备采购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这些投入可直接形成大量的有效投资,继而对经济增长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投资拉动效应可见一斑。

  除了开工早,今年各地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也呈现出多个亮点。

  首先,项目数量多,投资规模大。比如,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将推动160项市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市重点工程项目38个,总投资超2900亿元,一季度北京市重点工程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总投资均为历年同期最高。

  江苏省今年的重大项目清单也更加突出新开工增量。今年安排新开工项目274个,占比55%,其中产业项目新开工比例69%,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仅一季度,江苏省计划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07个,比去年增加97个。

  其次,含“新”量上升,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比如,安徽省在1月2日举行了2025年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开工动员重大项目622个,总投资405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9.8亿元。其中,投向新兴产业项目占比55.3%,制造业项目占比59.5%,高技术项目占比40%。

  江苏省在今年共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225个,同比增长21%,占制造业比重超过六成,一批能够有效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项目也纳入清单。

  这些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前沿技术领域的项目,一方面面临较高的技术门槛,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各地推动重大项目含“新”量提高,势必会促进相关技术研发投入加大,在推动科技成果不断转化的同时,也将促进产业升级与协同发展。

  最后,持续支持社会事业、城市更新等民生工程。例如,北京市2025年投资工作总体思路为“5个更加突出”,其中就包括“更加突出民生保障、持续完善均衡可及的公共服务体系”。与往年相比,北京市今年的项目安排新特点也体现在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坚持交通、电力先行,提高城市韧性和运行效率,深化“大城市病”治理,新增一批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能源保障等领域项目。

  早安排、早启动、早投产、早见效,拥有上述亮点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效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同时,重大项目不断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带动相关企业营收与利润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进而提振消费市场,全面激活经济活力,为宏观经济稳健、持续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