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都是照片,一个实物没有。”10月8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河南洛阳的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一个展览馆内都是文物照片,没有实物。对此,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经接到不少类似反映,已将问题反馈给领导,目前在和相关的文物部门做对接。
据介绍,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在原址保护的基础上建设,采用历史建筑的外观形制对应天门遗址进行保护性展示。在报道中,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应天门本身就是一处遗址,它不会有太多的出土文物,游客主要参观在一层展示的壁画和遗址。”换言之,这家博物馆的展示主体是古建筑遗址。然而,在发布视频的游客眼里,“花六十块钱如果只让我看土墩墩,我觉得不值”。这种观点也代表了很多游客的心声。
在很多优质博物馆都免费开放的背景下,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收取的门票费用并不算低。这更容易让人产生“被欺骗”的感受——游客购票参观一家博物馆,当然是冲着馆藏文物去的,如果馆藏文物未能得到充分展示,难免让人产生“货不对板”的观感。
根据工作人员的解释,照片里的文物出借到考古研究所进行研究。即便可供展出的文物匮乏,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也应提前做好解释说明,让游客在购买门票前充分了解情况。事先不说明情况,用文物照片替代文物,还郑重其事地把照片放进展柜里,更加剧了游客被敷衍、糊弄的感觉。
其实,一家合格的博物馆,理应是展出形式丰富、功能多样的文化综合体。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以应天门的原址保护和展示为特色,这本来是这家博物馆的长处和亮点。问题在于,博物馆的建设开发与古建筑遗址的保护是两码事,专业的文物研究与大众的欣赏参观更不能画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