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加速发展,大众的环保意识、健康素养在不断提升。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既能减少污染,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又有益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
“绿色出行”是时下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每天约有2亿人次通过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全国共投放1200多万辆共享单车,每天平均有2700多万人次骑行。今年国庆节期间,全国高速公路30%到35%的充电场站都处于满负荷充电状态。从城市到乡村、从长途到短途,越来越多人选择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绿色出行采用的是对环境友好、能源消耗低的交通方式,如步行、自行车骑行、公共交通以及新能源交通工具的使用等。那么,为什么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青睐?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加速发展,大众的环保意识、健康素养在不断提升。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既能减少污染,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又有益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
此外,蕴含着新理念的绿色出行方式也渐成新时尚。就拿“自行车骑行”来说,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自行车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奢侈品”。如今,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国,还成为了“骑行大国”,骑行也成为大众追捧的潮流运动之一。
不仅如此,绿色出行方式还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前段时间,重庆、安徽合肥、江苏无锡、广东珠海等地推出网约公交车服务,为的就是优化公交运力投放,减少“空车跑”的消耗和排放,提高城市交通运营效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久久为功,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