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启动相关试点以来,产融合作在全国多个城市结出累累硕果,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以城市为载体开展产融合作试点,有利于整合产业资源、政策资源、金融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并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从试点情况来看,着力破解产业信息不透明、产融合作转化难等问题,对推动产业与金融相互促进、相互赋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平台让信息共享更顺畅。不少城市将搭建合作平台作为推进产融合作试点的重要工作。从绵阳的实践可以看出,以提高对接效率为目的的“平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应收账款融资长虹模式”让核心企业、供应链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在线”实现信息共享。依托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开发的“设备仪器贷”为企业设备仪器购置提供专项金融服务。真实有效的信息不断汇聚和共享,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成本,帮助企业及时获得资金支持。
产融合作走深走实,需要静待花开的耐心和决心。企业成长是一个长期且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过程,技术升级、研发投入也是长期行为,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对金融机构而言,并不是给企业发放一笔贷款就万事大吉,而是应当持续关注企业需求,适时调整贷款方案,平衡需求和风控关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助力产业繁荣。
产融合作走深走实,还需各地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因地制宜出台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其加大对科创型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当前,不仅是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很多城市都在有序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点。企业更应当抓住时机,练好“内功”,不断提升资信状况、偿债能力,用诚信开创银企合作新空间,助力地方经济、金融行业、产业发展三方共赢。(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