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最重要的“两头”,亦有交汇之处。
今年以来,“幼儿园转型养老院”的话题备受热议:在山东济宁,经过长期市场调研,有人将旗下3家幼儿园关停改成托老所;在浙江金华,一家开办25年的老牌幼儿园,去年已改造成了“社区养老院”。
这样的“幼转老”,更多是形势使然。据公开数据,202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7.44万所,共有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2.98万人。对比2022年的数据,全国幼儿园减少了1.48万所,而在园幼儿数量减少了534.57万人。在出生率降低、生源总量减少的大背景下,民办幼儿园所受的冲击则更为明显。与此同时,养老服务需求巨大,及时止损、转换赛道,也就成了一种自救之选。
既然是转型,就不一定得全部推倒重来。应当说,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层面,幼儿园和养老院都具有一定的相通性,经过科学的适老化改造,有利于盘活现有资源,降低初始成本。比如,两者同属消防安全的重点场所,如果能使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设计,就无需大改动,能省下一大笔花销。再如,转型也促进了保安、保洁、行政人员等原有班底的再就业,尤其是对人到中年的幼儿园教师而言,一旦遭到辞退,重新找到对口的工作实属不易。
变化的是服务内容,不变的是温情底色。正如有分析人士称,养老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将富有人情味的健康照料和具有亲切感的人际互动,带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事实上,这些职业特质也是很多幼儿园教师所具备的。若能无缝衔接,换个角度来看,也未尝不是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创新。目前,深圳、太原等城市试点“老幼共托”一体化模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老幼两代人共享服务,大抵也基于这一逻辑。
当然,转型不可避免也意味着阵痛。一个非常直接的现实问题是,市场买不买账?能否得到老年群体的信任?话又说回来,部分幼儿园的关停,不能完全归因于供过于求,也源于盲目扩张、缺乏特色。即便转向另一条赛道,挂上一副新的牌子,也并不意味原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揆诸现实,“幼转老”往往将目光转向“活力老人”,他们恰恰是比较注重生活品质的一群人,有着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在人员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不断提升精准度,写好“后半篇”文章。
由“托幼”转向“托老”,是拥抱变化之举,值得尝试。但涉及用地性质的变更、专业资质的审核、乃至周边居民的意见,还有赖于多方协调与深入探索。从“朝阳无限好”到“最美夕阳红”,每一步都关乎民生期许。但愿每一次转身,都不转服务本位;每一次“爆改”,都不改幸福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