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行稳致远基础将更牢固

2024-08-07 08:21 来源:人民日报

  眼下,巴黎奥运会激战正酣。从奥运纪念品到运动装备,再到体育器材,乘着“奥运经济”的东风,不少中国企业以各种方式“参赛”,众多中国制造亮相法国巴黎,折射出中国外贸的韧性与活力。

  据巴黎奥组委统计,本届奥运会80%的吉祥物产品由中国制造,而这其中大部分来自浙江义乌。从坐在市场里等着采购商上门,到主动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义乌始终保持敏锐的市场感知度,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义乌制造扬帆出海,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外贸发展之路。

  小商品闪耀大舞台。在法国巴黎街头,一款来自义乌的埃菲尔铁塔造型的钥匙扣多次卖断了货。在国际赛事中频频出圈亮相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汇集了26个大类210万种商品,每年到这里采购的境外客商超过56万人次,完备的产业链、丰富的产品线,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于此,培育出了“世界小商品之都”。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义乌对法国的出口额达17.3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体育用品的出口同比增长了150.7%。

  小商品闯出大市场。不靠海也不临边,物流通道如何高效打通?义乌与宁波舟山港合作,将海港功能延伸至内陆,义乌海关对海铁联运班列出口集装箱“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推出数字化贸易综合服务平台,集成线上展示交易、信息化物流、数字化仓储、供应链金融赋能等功能,为外贸经营主体提供出海一站式服务;实施“品牌出海”行动,探索海外分市场、海外仓、海外展厅、海外展等模式组团出海,增强了出口竞争力。

  义乌小商品扬帆出海、走向世界,是中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释放经营主体活力的生动例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依托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推进制度创新,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外贸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外贸年均增长1.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年进出口总额。其中,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企业数量比2012年翻了近一番。

  外贸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做出系列部署,要求“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日前,海关总署表示将以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总抓手,以信用监管、风险分级、分类管理为前提,统筹“改革+科技”,实施智慧化监管,构建更加高效、更加公平的新型海关监管机制。引导企业练好内功、持续增强自身实力,强化合作、创造更多市场机会,优化环境、提供更多贸易便利,中国外贸一定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好势头、掌握主动权。

  我们相信,有完整产业体系配套优势作支撑,随着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效,我国企业将为全球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中国外贸行稳致远基础将更牢固。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外贸行稳致远基础将更牢固

2024年08月07日 08:21   来源:人民日报   罗珊珊

  眼下,巴黎奥运会激战正酣。从奥运纪念品到运动装备,再到体育器材,乘着“奥运经济”的东风,不少中国企业以各种方式“参赛”,众多中国制造亮相法国巴黎,折射出中国外贸的韧性与活力。

  据巴黎奥组委统计,本届奥运会80%的吉祥物产品由中国制造,而这其中大部分来自浙江义乌。从坐在市场里等着采购商上门,到主动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义乌始终保持敏锐的市场感知度,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义乌制造扬帆出海,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外贸发展之路。

  小商品闪耀大舞台。在法国巴黎街头,一款来自义乌的埃菲尔铁塔造型的钥匙扣多次卖断了货。在国际赛事中频频出圈亮相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汇集了26个大类210万种商品,每年到这里采购的境外客商超过56万人次,完备的产业链、丰富的产品线,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于此,培育出了“世界小商品之都”。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义乌对法国的出口额达17.3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体育用品的出口同比增长了150.7%。

  小商品闯出大市场。不靠海也不临边,物流通道如何高效打通?义乌与宁波舟山港合作,将海港功能延伸至内陆,义乌海关对海铁联运班列出口集装箱“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推出数字化贸易综合服务平台,集成线上展示交易、信息化物流、数字化仓储、供应链金融赋能等功能,为外贸经营主体提供出海一站式服务;实施“品牌出海”行动,探索海外分市场、海外仓、海外展厅、海外展等模式组团出海,增强了出口竞争力。

  义乌小商品扬帆出海、走向世界,是中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释放经营主体活力的生动例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依托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推进制度创新,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外贸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外贸年均增长1.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年进出口总额。其中,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企业数量比2012年翻了近一番。

  外贸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做出系列部署,要求“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日前,海关总署表示将以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总抓手,以信用监管、风险分级、分类管理为前提,统筹“改革+科技”,实施智慧化监管,构建更加高效、更加公平的新型海关监管机制。引导企业练好内功、持续增强自身实力,强化合作、创造更多市场机会,优化环境、提供更多贸易便利,中国外贸一定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好势头、掌握主动权。

  我们相信,有完整产业体系配套优势作支撑,随着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效,我国企业将为全球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中国外贸行稳致远基础将更牢固。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