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即将揭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健儿齐聚巴黎,静待这场体育盛宴的开启。然而,就在国人热切期盼中国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上演精彩表现时,少数不和谐的声音却在网络上泛起——“拿不拿奖牌真的有意义吗”甚至是“金牌无用”等论调不时出现。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至今,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争金夺银渐成常态。来自国际奥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从许海峰1984年为中国队“射落”奥运会首金开始,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之前的先后10届夏奥会中共夺得263枚金牌。
这一枚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是一代代中国运动员经年累月不懈努力和付出的回报,更是中国竞技体育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光荣与梦想征途中的真实写照。在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的双向奔赴中,金牌并不是唯一,但它对于中国体育事业乃至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为什么我们需要金牌?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挑战极限。到竞技体育最重要舞台之一的奥运会上去争金夺银,毫无疑问是每一位运动员的梦想,也是他们奋斗拼搏的动力。从1896年现代奥运会诞生至今,金牌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
为什么我们需要金牌?经过百年发展,奥运会逐渐成为参赛队伍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身综合实力的绝佳机会,夺取奥运金牌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奥运金牌能够提升国民自信心,增强国家凝聚力。从1984年中国运动员首夺奥运金牌至今,当历届奥运会赛场上升起五星红旗、奏响国歌的时候,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激励着中国人民昂扬奋斗,永不言弃,铸就出一个个时代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