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16日至8月15日是我国一年中降雨最集中的时期,也是防汛最关键、最吃劲的阶段。水利部会商预测,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暴雨洪水等极端突发事件趋多趋广趋频趋强,致灾影响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越是紧要关头,各地各部门越要绷紧弦,在“防”字上下足功夫,赢得防汛主动权。
前瞻、及时、准确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是做好防汛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应积极推进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为洪水灾害防御的前瞻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进入防汛关键期,天气变化将更趋复杂,防御难度也在加大。这就需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动态变化和趋势,密集会商研判,及时发布响应等级。
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是防汛的重点环节。要细化明确水库大坝、堤防、蓄滞洪区、在建水利工程等防汛责任,让每个责任主体都知道为何防、防什么、怎么防。防汛关键期,所有具备防汛能力、担负防汛任务的水工程都要全部进入防汛状态,确保流域控制性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充分发挥调洪削峰作用。严格落实堤段巡查防守责任,尤其是夜间巡查防守,做到险情早预测、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还要提前做好蓄滞洪区运用准备,满足规定条件及时分洪,确保分得进、蓄得住、排得出、人安全。
防汛关键期恰逢暑期,多地迎来旅游高峰,相关景区要切实做好应对汛期灾害天气的安全防范工作,加大对游客的宣传引导,做到早提醒、早预防、早防范。特别是山区,山洪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突发性强等特点,是汛期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要强化山洪灾害预报预警,划定风险区,动态调整预警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