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以旧换新”有助于打通一手、二手住房置换链条,促进一手、二手住房市场联动。它已经成为当下消化存量商品住房、撬动住房改善性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与其他政策形成组合拳,正进一步激发住房消费活力。如何持续深化住房“以旧换新”并不断创新,这也是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的考验,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对此,各城市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因城施策”。
想换房,却担心卖不掉旧房?不妨试试“以旧换新”。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房地产优化调整政策,着力推动需求释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其中,“以旧换新”政策备受各方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70城推出商品房“以旧换新”。伴随各地一揽子政策的加速推进,首批实现“以旧换新”的案例正在落地,二手房和新房市场交易活跃度均有提升。
当前,在政策的激励下,多地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其中不少客户都有改善性换房需求。住房“以旧换新”政策旨在疏通二手房交易时间长、手续繁琐等堵点,提升交易便利度,缩短换房周期,从而更好地满足住房需求。从各地实践探索来看,商品房“以旧换新”主要有国企收购、市场联动、税费补贴三种模式。
其中,国企收购指的是开发商或国资平台按照评估价格收购旧房,售房款用于购买指定新房项目。它的最大优势就是精准对接供需,这也是今年以来各地推进住房“以旧换新”的主流模式。市场联动指的是房企联合经纪机构对旧房优先推售,若一定期限内旧房售出,换房者就按流程购买新房,否则按约解除协议,企业无条件退款。这样做对消费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打消违约的后顾之忧。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均采用了这种模式。税费补贴指的是地方和企业对出售自有住房并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个人或家庭给予一定补贴。这种模式除单独使用外,也常与前两种模式配合使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将住房“以旧换新”好事办好
期待“以旧换新”购房政策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