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高学历农民工十年翻一番

2024-05-15 07:35 来源:工人日报

  大学学历农民工,近十年占比翻一番——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澎湃新闻据此对比分析了16年来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并于5月10日发布报道指出,相比上一代人,如今的农民工文化程度已有明显提升,2023年,有15.8%的农民工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十年前这一数字仅为7.3%。

  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可谓高学历农民工,十年间其占比提升一倍,计算一下,从十年前的近2000万人,到2023年的4700万人,数量上也翻了一番,这种变化令人振奋。这是农民工群体求进步、谋发展的强烈意愿使然,也是政府部门、工会组织、高校、企业等各方共同支持、推进的结果。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总量已超过2.97亿人,其中不乏因为考上大学而被传为佳话的佼佼者。比如,被称为“北大保安成人高考第一人”的张俊成,从北大法律系毕业后回到老家,创办了一所职业学校并担任校长;和父亲一起外出打工的钟博,在装修工地收到了武昌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们的努力不仅让自己圆了梦,还为更多农民工树立起榜样,从而激励一批人奋发向上,形成一股求学进取、开拓人生的热潮。

  在这些农民工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一直有多股坚实的力量在护佑他们前行。其中,全总和教育部自2016年起联合开展“求学圆梦行动”,通过整合政、工、校、企等各方资源,以提供优惠政策、资助学费等方式,帮助农民工提升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目前已覆盖全国500多所高校,为超过240万名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提升了学历。

  我们乐见高学历农民工越来越多,但不可忽视的是,数据表明,在2.97亿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比仍然最高,达52.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比13.8%,未上过学的占比0.8%,也就是说,还有超过4300万农民工尚未完成义务教育。对于农民工学历的整体提升速度,我们还不能盲目乐观。

  农民工提升学历、提高技能,需要跨越一些现实的障碍,包括如何处理务工与学习时间的冲突等问题。不少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完成本职工作已很辛苦,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更非易事。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也许会浇熄他们心中燃起的火花,消解他们求学的热情。他们无疑需要各方的更多理解,以及更多政策的人性化支持和细节关爱。

  在农民工人生之路上,学历的提升是件大事,也并非全部。一些考上大学后看似并未实现人生逆袭的农民工,一度也遭受过不少社会非议。有的农民工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无人录用,重返工地打工。有的农民工手握多个本科毕业证,仍在工厂打工。他们的经历被媒体报道后,很多网友表示不解:这样上大学有什么意义?这么大岁数还有必要折腾吗?面对外界质疑,当事农民工回应:“上大学弥补了我30年人生的遗憾,这比干活赚钱来得值当。”“我想让人们重新定义农民工。”

  是的,一本证书不能完全代表光鲜亮丽的职位和丰厚的收入,一本证书的缺失也无法阻碍我们绽放精彩的人生,那些因为热爱而“出圈”的农民工诗人、画家、译者等,便是明证。

  提升学历、拓展人生,会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很多人找到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一份贡献的更多机会与平台。坚持不懈的求学努力或许不足以改变人生的庸常际遇,却必然会开启一扇扇新奇的大门,为我们打通更多了解世界、观照自我的路径,扩展生命的视野,丰富生命的厚度。我们乐见高学历农民工多些、再多些,乐见更多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在不断提升自我、开拓进取的道路上,绽放精彩人生。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乐见高学历农民工十年翻一番

2024年05月15日 07:35   来源:工人日报   程莉莉

  大学学历农民工,近十年占比翻一番——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澎湃新闻据此对比分析了16年来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并于5月10日发布报道指出,相比上一代人,如今的农民工文化程度已有明显提升,2023年,有15.8%的农民工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十年前这一数字仅为7.3%。

  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可谓高学历农民工,十年间其占比提升一倍,计算一下,从十年前的近2000万人,到2023年的4700万人,数量上也翻了一番,这种变化令人振奋。这是农民工群体求进步、谋发展的强烈意愿使然,也是政府部门、工会组织、高校、企业等各方共同支持、推进的结果。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总量已超过2.97亿人,其中不乏因为考上大学而被传为佳话的佼佼者。比如,被称为“北大保安成人高考第一人”的张俊成,从北大法律系毕业后回到老家,创办了一所职业学校并担任校长;和父亲一起外出打工的钟博,在装修工地收到了武昌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们的努力不仅让自己圆了梦,还为更多农民工树立起榜样,从而激励一批人奋发向上,形成一股求学进取、开拓人生的热潮。

  在这些农民工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一直有多股坚实的力量在护佑他们前行。其中,全总和教育部自2016年起联合开展“求学圆梦行动”,通过整合政、工、校、企等各方资源,以提供优惠政策、资助学费等方式,帮助农民工提升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目前已覆盖全国500多所高校,为超过240万名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提升了学历。

  我们乐见高学历农民工越来越多,但不可忽视的是,数据表明,在2.97亿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比仍然最高,达52.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比13.8%,未上过学的占比0.8%,也就是说,还有超过4300万农民工尚未完成义务教育。对于农民工学历的整体提升速度,我们还不能盲目乐观。

  农民工提升学历、提高技能,需要跨越一些现实的障碍,包括如何处理务工与学习时间的冲突等问题。不少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完成本职工作已很辛苦,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更非易事。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也许会浇熄他们心中燃起的火花,消解他们求学的热情。他们无疑需要各方的更多理解,以及更多政策的人性化支持和细节关爱。

  在农民工人生之路上,学历的提升是件大事,也并非全部。一些考上大学后看似并未实现人生逆袭的农民工,一度也遭受过不少社会非议。有的农民工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无人录用,重返工地打工。有的农民工手握多个本科毕业证,仍在工厂打工。他们的经历被媒体报道后,很多网友表示不解:这样上大学有什么意义?这么大岁数还有必要折腾吗?面对外界质疑,当事农民工回应:“上大学弥补了我30年人生的遗憾,这比干活赚钱来得值当。”“我想让人们重新定义农民工。”

  是的,一本证书不能完全代表光鲜亮丽的职位和丰厚的收入,一本证书的缺失也无法阻碍我们绽放精彩的人生,那些因为热爱而“出圈”的农民工诗人、画家、译者等,便是明证。

  提升学历、拓展人生,会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很多人找到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一份贡献的更多机会与平台。坚持不懈的求学努力或许不足以改变人生的庸常际遇,却必然会开启一扇扇新奇的大门,为我们打通更多了解世界、观照自我的路径,扩展生命的视野,丰富生命的厚度。我们乐见高学历农民工多些、再多些,乐见更多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在不断提升自我、开拓进取的道路上,绽放精彩人生。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