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按照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安排,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整治重点主要包括自导自演式造假、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滥发“新黄色新闻”等五个方面。
近年来,自媒体行业快速发展,成为舆论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正如此次通知所指出的,部分自媒体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以假乱真、虚实混杂的“信息陷阱”等问题也开始出现,对之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整治,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的必要之举,也符合自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所需。
自媒体爱流量,这很正常,但前提是要“取之有道”,遵守基本的底线。比如,编造苦情故事制造卖惨人设,打着助农、慈善等旗号利用公众同情心理骗取关注、牟取利益的现象,近些年已然成为一个相对突出的无底线蹭流量套路。前不久,《焦点访谈》栏目就披露了一批“抄袭演绎”“摆拍卖惨”“先赚流量后带货”的短视频乱象。诸如“深夜,外卖姐姐送餐,下楼发现车被偷了”“8岁男孩被老师暴打后自杀”等故事看起来吸睛,但背后却是剧本演绎,不仅欺骗了受众,也在消耗社会的信任和爱心,危害性不可低估。
同时,近两年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还涌现出一些新的值得警惕的动向。如此前被公安机关通报查处的“寒假作业丢巴黎”摆拍引流案就是典型案例之一。主要代表了一种具有煽动性的、格调不高的信息,通常不具备较大的社会价值,但部分自媒体把这类内容肤浅却博人眼球的“新闻”当作了流量开发的富矿,甚至不惜刻意编造、摆拍,这加剧了网络信息的低质化,有的还挑动对立,必须引起高度警惕。这次专项行动将滥发“新黄色新闻”纳入整治重点,可以说是对这种病态流量思维的及时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