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海豚出圈背后的生态律动

2024年03月10日 07:27   来源:南方日报   钟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华白海豚出圈了。3月7日上午,广东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省委书记黄坤明发出热情邀约:希望媒体朋友多到湛江滨海旅游,观赏栖息在这里的中华白海豚生态奇观,亲身体验海洋生态保护的生动成果。

  中华白海豚,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它就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今全球仅存6000条左右。目前,广东共有6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其中,位于湛江的雷州湾,畅游着近千条中华白海豚,是世界第二大中华白海豚种群。

  为什么说是“生态奇观”?因为这群“水中精灵”对水质的要求非常挑剔。它们被视为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是衡量海洋生态环境的“活指标”。据当地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雷州湾白海豚种群稳定壮大,“青壮年”成为主体。由此侧面说明,这里的近海水质不断向好。

  说到这里,很自然会想到湛江的另一鲜明IP——“红树林之城”。红树林同样非常珍贵,其生态服务价值极高,有着“海岸卫士”的美誉。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视察时表示,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

  白海豚+红树林的组合,拼出的是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无论是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是建设海洋生态文明,背后的保护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不只是湛江,中华白海豚在广东还有不少“名场面”。2023年,在潮州三百门港附近海域、江门台山景区、阳江阳东海域等多个地方,它们的组团嬉戏、尽情“撒野”,就频频引发网友热议。这些活泼灵动的身影,也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扎实推进的生动缩影。

  作为海洋大省,广东可谓“天生丽质”。但唯有“持续在线”的优质,才是妥妥的美事、稳稳的幸福。透过一组数据,可见其“蓝色担当”:近三年来投入超3.5亿元,支持沿海7个地市开展12个美丽海湾建设;提出重点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魅力沙滩打造、海堤生态化、滨海湿地恢复以及美丽海湾建设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五大工程”;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去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2.3%,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进而可以看到,“生态”二字的分量之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在3月8日的“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发言时表示,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分层次推进美丽省域、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海湾、美丽河湖建设。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在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保政策、持续提升绿色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广东仍须沿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向,不断探索践行“两山论”新路径。

  从湛江展现“生态奇观”,到“绿美广东”加力提速,再到“美丽中国先行区”高起点谋划,背后串联着一个共识:人类发展离不开生物多样性,生态优势也是发展优势。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中华白海豚出圈背后的生态律动

2024-03-10 07:27 来源:南方日报 钟颐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