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能让“带着工资回家过年”成画饼

2024-01-03 07:07 来源:红网

  手头两沓钞票,老黄已来回数了几遍。“被拖欠的工资,总算拿到手了!”去年11月29日,老黄领到被拖欠的工资。与他一同追回钱的,还有14位工友,共领到48万余元。“当时头发都愁白几根。”黄荣克说。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和民生福祉。目前,广西南宁市主动检查用人单位1676家,办结欠薪案件100件,为593名劳动者追发工资415.24万元。”(1月2日《人民日报》)

  “薪酬”成了“忧愁”,这样的事儿本来是不该发生的。农民工辛辛苦苦在外打拼,该出的力出了,该流的汗流了,该干的活干了,凭什么该到手的工资却到不了手?就像报道里的这农民工老黄一样,讨要自己的工资,“头发都愁白了几根”,这到底是谁的尴尬?

  农民工老黄名叫黄荣克,曾在一建筑工地从事水电安装,辛苦小半年,却被施工单位拖欠工资2万多元。黄荣克回忆,施工单位起初还能按月发放工资,后来开始拖延。最拮据时,自己付不起500元房租,只能到处借钱度日。幸运的是,当地劳动部门启动了零门槛办理农民工讨薪机制,实现“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法,人盯人、人盯项目,一案一查一报告,这才帮他讨要回了工资。

  “带着工资回家过年”不能成为画饼。面对必须确保“带着工资回家过年”的刚性要求,一些用人单位有的软抵抗,有的硬抵抗。有的说,资金紧张;有的说,分期发放;有的说,过了年回来“一次洗支付”;有的甚至说“主要考虑节后工人的回流,担心工资发到位了,工人并不回来了”。这些说法显然是荒唐可笑的。不管是什么借口,不管是什么理由,不管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都必须确保农民工“带着工资回家过年”。

  “头发愁白几根”不该是“薪酬的心愁”。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维护工人薪酬无忧的做法就值得学习。据《人民日报》报道,这个开发区专门安排了“专人巡查岗位”,开发区组织人事局工作人员每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到辖区内工地巡查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对200多个工地存在较大欠薪隐患的项目进行摸排,对工程预付款凭证、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入账凭证、工人考勤表、工人工资确认单、工资发放银行流水单等资料100%检查,督促用人单位“必须按月发放工资”,通过“按月发放工资”的措施,将“薪酬发放的隐患”拦截在了门槛之外,也就不会出现“年底讨薪”的问题了。

  让农民工薪酬无忧,需要把“年底帮讨薪”变成“平时多监督”。“带着工资回家过年”,不允许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玩画饼充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决不能让“带着工资回家过年”成画饼

2024年01月03日 07:07   来源:红网   郭元鹏

  手头两沓钞票,老黄已来回数了几遍。“被拖欠的工资,总算拿到手了!”去年11月29日,老黄领到被拖欠的工资。与他一同追回钱的,还有14位工友,共领到48万余元。“当时头发都愁白几根。”黄荣克说。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和民生福祉。目前,广西南宁市主动检查用人单位1676家,办结欠薪案件100件,为593名劳动者追发工资415.24万元。”(1月2日《人民日报》)

  “薪酬”成了“忧愁”,这样的事儿本来是不该发生的。农民工辛辛苦苦在外打拼,该出的力出了,该流的汗流了,该干的活干了,凭什么该到手的工资却到不了手?就像报道里的这农民工老黄一样,讨要自己的工资,“头发都愁白了几根”,这到底是谁的尴尬?

  农民工老黄名叫黄荣克,曾在一建筑工地从事水电安装,辛苦小半年,却被施工单位拖欠工资2万多元。黄荣克回忆,施工单位起初还能按月发放工资,后来开始拖延。最拮据时,自己付不起500元房租,只能到处借钱度日。幸运的是,当地劳动部门启动了零门槛办理农民工讨薪机制,实现“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法,人盯人、人盯项目,一案一查一报告,这才帮他讨要回了工资。

  “带着工资回家过年”不能成为画饼。面对必须确保“带着工资回家过年”的刚性要求,一些用人单位有的软抵抗,有的硬抵抗。有的说,资金紧张;有的说,分期发放;有的说,过了年回来“一次洗支付”;有的甚至说“主要考虑节后工人的回流,担心工资发到位了,工人并不回来了”。这些说法显然是荒唐可笑的。不管是什么借口,不管是什么理由,不管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都必须确保农民工“带着工资回家过年”。

  “头发愁白几根”不该是“薪酬的心愁”。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维护工人薪酬无忧的做法就值得学习。据《人民日报》报道,这个开发区专门安排了“专人巡查岗位”,开发区组织人事局工作人员每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到辖区内工地巡查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对200多个工地存在较大欠薪隐患的项目进行摸排,对工程预付款凭证、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入账凭证、工人考勤表、工人工资确认单、工资发放银行流水单等资料100%检查,督促用人单位“必须按月发放工资”,通过“按月发放工资”的措施,将“薪酬发放的隐患”拦截在了门槛之外,也就不会出现“年底讨薪”的问题了。

  让农民工薪酬无忧,需要把“年底帮讨薪”变成“平时多监督”。“带着工资回家过年”,不允许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玩画饼充饥!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