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也包括优化企业舆论环境

2023年03月31日 07:05   来源:北京日报   晁星

  舆论环境也是营商环境,且是十分重要的“软环境”。拿出智慧、胆识、魄力,保护好各类经营主体的权益与声誉,该揭露的揭露、该处理的处理、该辟谣的辟谣、该力挺的力挺。这不是为某个企业、某个行业“站台”,而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加稳定包容的舆论环境,帮助各类经营主体加速释放动力和活力。

  国家网信办新一轮“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拉开帷幕,其中“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备受关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要严厉打击网上恶意损害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等违法违规行为。

  一段时间以来,网上针对企业和企业家,特别是针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各类不实信息时有出现。有全国人大代表曾痛斥:“个别自媒体账号破坏企业声誉、诋毁企业品牌,敲诈、勒索企业。”具体来看,这些账号有的通过捏造事实、主观臆断、恶意关联、添油加醋等手法“泼脏水”,有的大肆泄露个人隐私、虚构私生活话题、关联炒作负面新闻,种种不实声音在舆论场流布成势,给当事企业带来巨大困扰。此外,“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等等说法不时冒头,虽不针对具体企业、企业家,但杀伤力更大,在无形中加大了经营主体的心理负担。

  本来,对于企业和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不该有这么多无谓的争论。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从“两个毫不动摇”到“三个没有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进程中,民营经济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与法律地位得到了不断明确,国家重视和发展民营经济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何以会有种种噪音杂音?一方面,企业间不健康的商业竞争会传染到舆论场,竞争对手之间互相使绊子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身处经济社会发展调整转型期,有些人刻意发出一些貌似“警世之言”,实则是想要搅动是非、博取流量,甚至敲企业竹杠、牟取非法利益。更值得警惕的是,一场场舆论纷争中外部黑手也若隐若现。比如所谓的民营经济“离场论”“退场论”“清算论”“国进民退”等论调,大量来自美西方的媒体和智库,他们看似站在“专业角度”讨论经济问题,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挑起话头,给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设阻。

  正如有学者所言,“营商环境是一个360度的立体系统,包括法治、政务、产业、自然、社会、开放和舆论等多个子系统。”一段时间以来,各地都在开足马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给政策、给资金、优化审批流程,但往往对政务环境的优化关注多,对舆论环境的境况关注少。事实上,舆论环境也是营商环境,且是十分重要的“软环境”。企业、企业家如果时而处于舆论“下风口”,被攻击、被误读,那心里如何踏实得下来。此外,随着自媒体强势崛起,受众碎片化和圈层化愈发明显,很容易将一些具体的话题解构化或放大化,一些本可以理性讨论的话题,经网络发酵后很容易变得敏感脆弱。虚虚实实、加大撕裂,相关企业蒙受多重损失,一些企业家遭受名誉侵害,至于事情真假反倒没多少人在乎了。

  市场经济很大程度是预期经济,如果经营主体缺乏稳定的预期和信心,是不会考虑长期的资本支出和扩大再生产的,更不用说搞长期创新研发。如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通胀阴影挥之不去,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交织,各类经营主体承压不小。另一方面,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民营企业更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主力军。稳定的预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通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改善社会心理预期,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目的就是要稳定社会各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预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朗行动”依法依规,有预见性、有针对性地治理特定领域里的乱象,震慑居心叵测者,可谓正当其时。

  “企业家”英文单词entrepreneur源自法语,原意有“冒险家”之意。冒险意味着拓荒、寻路、试错,这个过程中避免不了要触碰利益、引发争议。企业经营当然要依法依规、接受监督,但对企业和企业家的无中生有、恶意抹黑也必须露头就打。期望相关部门拿出智慧、胆识、魄力,保护好各类经营主体的权益与声誉,该揭露的揭露、该处理的处理、该辟谣的辟谣、该力挺的力挺。这不是为某个企业、某个行业“站台”,而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加稳定包容的舆论环境,帮助各类经营主体加速释放动力和活力。

  将民营企业当作自己人,并让民营企业真正成为自己人,需要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惟有如此,民营经济才能得到长足发展,为中国经济扬帆远航提供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优化营商环境也包括优化企业舆论环境

2023-03-31 07:05 来源:北京日报 晁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