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邱光和代表: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平台 推动数字化升级

2022年03月08日 1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如果能够培育出更多成功转型为‘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不仅能提振整个中小企业群体的发展信心,也能形成非常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森马集团董事长邱光和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全国人大代表、森马集团董事长邱光和(受访者供图)

  随着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密集部署,“专精特新”这个诞生于十多年前的词汇,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所谓“专精特新”企业,就是指那些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它们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既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也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坚实保障。其中的佼佼者又被称为“小巨人”企业。

  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首批2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近三年来,我国已有三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榜,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的企业11万多家。仅以邱光和代表所在的浙江温州为例,截至目前,已累计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0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4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家,其中20家企业荣获第一、二批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

  那么,中小企业应当如何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呢?邱光和代表认为,目前很多中小企业还存在产品创新不足、管理方式粗放、制造效率低下、品牌运营不够、企业文化缺失等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一是要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推动品牌化运作,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要尽快完成数字化升级,实现数字治理和智能制造;三是要全面深化制度建设,完善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四是要充分挖掘企业文化的价值,增强团队凝聚力,强化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培育孵化带动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蓝图已经绘就,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政府有关部门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为中小企业加把力呢?邱光和代表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给予“专精特新”企业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邱代表认为,“专精特新”企业主要是中小型企业,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其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在企业转型、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他建议,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可优中选优,以“小巨人”、“隐形冠军”为重点,实施增资扩厂项目补助扶持,对“小巨人”企业新建的重大产业项目,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给予奖励支持;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增加供地指标专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用地需求,尤其是对“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优先给予供地支持;在融资方面,对“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降低门槛要求,减少资质证明材料等要求,让企业在转型期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是大力发展优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邱代表认为,在“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过程中,应引导企业重视科技研发投入,加大对创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他建议,在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中,提高“专精特新”企业的分配基数,专项用于企业的科技研发补助;加大对企业技术成果产业化运用的支持,在项目招标方面,进一步打破壁垒,如对一定级别的“首台套”产品不设置产品使用次数或放宽限制条件等,进一步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打开产品市场,形成“研发-使用-改进”的良性循环。

  三是积极拓宽企业融入产业链渠道。邱代表认为,产业链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的生态系统。他建议,政府一方面要实施财政资金扶持,另一方面也应当更关注企业“建链”“强链”“补链”的能力,集聚产业链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科技团队、高端人才,构建完善产业链,提升优势产业,从而带动更多优质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四是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平台。邱代表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专精特新”企业管理平台,将企业申报、运行监测、一企一策服务等内容进行整合,打造一个专门为“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的专业平台。他认为,通过数字化改革,打通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有助于基层主管部门更准确地掌握企业运行数据、了解企业发展状况,进而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邓浩)

(责任编辑:武晓娟)

邱光和代表: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平台 推动数字化升级

2022-03-08 1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