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但搬迁后怎么办?如何稳得住、能致富,又成了摆在各地领导干部面前的现实问题。这两年,在贵州省遵义市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正安县瑞濠街道移民安置点,一项项扎实的举措正织密民生保障网,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从农民变为市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资料图片:遵义市正安县瑞濠街道居民搬迁前在山里的家(瑞濠街道供图)
“特别想有个家”
今年35岁的王双双是从河南信阳嫁到正安县土坪镇的,在山里住了3个多月后,她就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了。“以前山里的房子是木瓦房,墙体是泥巴糊的,路也是泥巴路。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漂泊,特别想有个家”。她有些激动地说。对现在的家,她是满意的。2018年7月,按照政策规定,他们一家4口在县城的安置区分到了80平方米的新房。“当拿到钥匙,打开房门的时候,里面全部都是装修好的,很温馨,让我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不仅有了自己的家,她和丈夫也在家附近找到了工作,两个孩子也就近上学,走路只要10多分钟。
对比今昔,在大山里住了58年的陈昌兴说:“能从大山里搬出来过上现在的生活,全靠好政策。”陈昌兴搬到新家两年多了,他目前在县城做建筑工,一个月能有三千多元的收入,“现在的生活稳定得多,还舒适。”
正安县瑞濠街道党工委书记杨令介绍,这里距离正安县城约5公里,交通便利,占地443亩,共9个小区72栋楼160个单元,建设住房3852套,目前已安置搬迁人员175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650人。
遵义市正安县瑞濠街道移民安置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农民到市民,转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公共服务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中之重。杨令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三年多了,对每个阶段遇到的难点烂熟于心。工程建设阶段,担心工程质量及进度;搬迁初期,担心搬迁群众不适应这里的生活;搬迁稳定后,最担心的还是老百姓的收入问题。
“刚搬过来的时候,有人不会使用防盗锁,把自己反锁在了家里,后来晚上睡觉都不敢关门;这里的房子都一样,有人出门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还有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乱扔垃圾,不会使用电器。有很多非常细小的问题,我们的社区干部、志愿者都是一个个去解决。”杨令回忆,“大概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搬迁群众才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稳定下来后,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搬迁群众的生计。杨令介绍,正安县通过“移民点单,政府下单,企业买单”以及“劳务输出一批、就近就业一批、自主创业一批、公益性岗位开发一批”等方式,为搬迁群众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力争实现人人有岗位。“现在我们安置点的群众就业率已经达到了94%,实现户均2.17人以上就业。下一步我们要做好‘社区治理’工作,让老百姓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参与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的省。从2016年到现在,已搬迁188万人。“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搬迁群众入住后,我们着力把工作重心转向后续扶持工作,加快建立完善‘五个体系’,以有效解决搬迁群众遇到的各种生产生活问题。”贵州省扶贫办宣教处一级调研员周福艳表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 贾佳 张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