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庆,地无三尺平,马路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轻轨穿楼而过,被网友调侃为“8D城市”,让人觉得这里充满了想象力,蕴含着无限可能。近日,“西部开发新脉动”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重庆,充分感受了山城的发展魅力。
近年来,重庆注重制度创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全力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为传统产业植入“智能因子”,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推出一批共建共享项目,夯实一体化发展基础。开放、创新、活力,让重庆正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门口的“渝新欧”地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制度创新 “一带一路”在这里走深走实
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门口,有一座数字“0”形状的巨大地标建筑,上面写着“渝新欧”三个字。它在无声地告诉人们,重庆的中欧班列从这里发车开往欧亚。
作为中国内陆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重庆在这里“联通”世界,将“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园区的展示厅内,有一整面墙的亚欧大陆地图,以重庆为中心沿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点亮沿线国内外城市。向西,中欧班列(重庆)至德国杜伊斯堡;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过北部湾出海,连接中南半岛;向北,经内蒙古满洲里或二连浩特串联起中俄蒙经济走廊;向东,长江水运替代铁路,接入世界海运网络。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罗书权介绍,近几年园区主要在稳外贸稳增长、“一带一路”制度创新、促进重庆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比如创新铁路提单及配套规则等,这些促进了重庆“买全球、卖全球”开放格局的提升。
目前,在内陆同类口岸开发区中,开行量最多的跨境班列,成熟度最高的“铁、水、公、空”多式联运,已成为重庆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格局的重要载体。而以前,这里只是襄渝铁路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站,名为团结村,经过四次转型升级,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园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是抢抓机遇,第二是政策驱动,第三最为核心的是制度创新。”罗书权说,“无论是最早发出中欧班列,还是建设陆海新通道,都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那么制度创新是放在第一位的。”
截至今年6月底,园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5亿元,完工项目131个,累计入驻企业超3200家。谈及未来,罗书权把眼光投向了四个方向: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改革,促进现有产业转型升级;依托保税区,在转口贸易、科技贸易上发力;依托重庆高新区科学城,提升物流、科技和新型消费层次;打造产业高地、人才聚集高地、文化高地,助力重庆城市品质提升。
重庆市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产业集聚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重庆深入落实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倾力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目前,重庆全市数字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传统产业改造按下“快进键”。
北接一带、南连一路、东通长江经济带、西衔成渝双城经济圈,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是重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园区副总经理陈昱阳介绍,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以占重庆万分之五的土地面积,贡献了重庆9%的工业产值、48%的进出口值和全球25%的笔记本电脑产量。“园区年产1.5亿台件各种智能终端,全球四分之一是西永造。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作为国家的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得到了国家和重庆市的政策扶持,未来将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移动应用等方面制定实施一系列专项规划。”
今年4月,重庆市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升级为“重庆市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园区深度开发区块链应用场景,拓宽应用边界,整合浪潮、IBM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依托“大数据+”“区块链+”,赋能传统企业、行业。园区内的忽米网是一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忽米网副总裁王艺谚介绍,忽米网致力于为中小型生产企业提供全景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帮助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忽米网为全国制造企业复工复产免费开放了347万条供应链资源。
着力通过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重庆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24%,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鹅岭二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双城驱动 探索新机遇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重庆的文旅行业遭到重创,鹅岭二厂就是其中之一。鹅岭二厂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印钞厂,后来大大小小的厂房经过改造,成为重庆的网红地标,吸引近100个特色文创商业品牌入驻,每年的客流量大约有380万人次。
“疫情影响下,如果北上广的客人不来,广州的客人不来,怎么办?3月份,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走的时候,我去了成都,找了跟我们有同样境遇的成都宽窄巷子负责人。”鹅岭二厂负责人周迓昕介绍,“我们发起了成渝双城互动消费活动,就是‘成渝一家亲-远亲不如近邻强’。这样在‘五一’当天,我们的客流量已恢复到1.2万人次,70%以上都是成都过来的。从六七八月份的数据来看,基本上重庆人去成都,会去宽窄巷子,成都人来重庆,也来二厂,我们率先在成渝两地的文旅市场上进行了有益互动。”
同样,去成都寻找机遇的还有重庆览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从事智能制造的科创型企业。公司负责人杜勇介绍,借助成渝经济圈的一些优惠政策,他们在成都成立了分公司,以充分利用四川的人才等资源。目前公司仅成立四年,已实现产值3000多万。
成渝地区自古以来文化同源、地理同域、经济同体。从地图上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很多有利的先天条件。一是区位优势良好。成渝城市群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优势。二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成渝城市群是西部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金融等产业实力较为雄厚。三是城市化基础好,城镇分布密集度高。
成都往东,重庆往西,成渝联手,不断用充满新意的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巴蜀力量。“成都是千年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重庆是一个新兴的直辖市,具有创新与活力。下一步,我们也计划促进成渝两地的优势互补,比如举办戏剧节等活动。”周迓昕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 贾佳 张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