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脱贫县分管医疗的副县长说,尽管每年就业形势很严峻,但基层招聘医生是件难事。2019年,市里给该县批了10个事业编制指标用于县医院招人,而“现实是只有6人报名,其中3个中途退出,最终仅招到3个,作废了7个指标。”(5月13日《半月谈》)
基层招不来人闹“医荒”,这不是个别地区的个别现象。而且,基层现有医疗人员还出现了明显流失。《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从2017年底至2018年底,乡村医生一年减少了5.6万人。
从另一份数据来看,目前基层的“医荒”恐怕尚无有效改观。2017年4月底,我国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18186个,政府办乡镇卫生院为36243个,村卫生室为638261个。到2020年2月底,这三项数据分别减少了820个、634个、22196个。
新人招不来,“老人”在流失,基层医疗人员的专业性和医疗队伍梯队结构,无疑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基层医疗机构运营困难,乃至不得不关停倒闭。
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去。对于医疗人才来说,哪里的待遇条件好,能够谋得更好的生活,他们自然更愿意去哪里。而必须承认的是,与城市医疗机构相比,长期以来,乡村医疗机构在工作待遇、成长环境、晋升前景上都缺乏竞争力,难以赢得人才的青睐和坚守。
去年5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向乡村医生倾斜”“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增加基层医务人员岗位吸引力,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无疑,这是对症下药之举。
现实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有力标尺。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减少的趋势未变,基层仍然没有摆脱“医荒”的尴尬。需要细加研判的是,其原因,究竟是城市化下的合理缩减——乡村人口进入城市、乡村医疗需求减少,又或者政策制定实施需要时间过程,还是相关政策落实迟缓不力所致?厘清这一问题,既是对舆论关切的回应,也是接下来开展好工作的必要环节。
另外,过往政策的执行情况也值得检视。比如,用以支持基层医疗的“免费定向委培生”。时至今日,这类委培生违约毁约并非个例,加强对毁约行为的信用惩戒,恐怕也是接下来必须重视的工作。
当前,我国尚未完成城镇化,乡村医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让乡村招得来、留得住医疗人才,无疑是为民负责的必然要求。好政策还须执行好,期待各地目光向下,将政策步伐走稳走实。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