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应回归“生活”

2019年02月11日 11:16   来源:东方网   路可玫

  报载,嘉定区启良中学为学生开出了“‘红红火火中国年’实践体验作业单”,要求每位学生在春节前协助父母做一次家庭大扫除,或为家人洗一次衣服。(2月10日《文汇报》)

  布置寒假作业,要求学生为家人洗一次衣服,做家务劳动,其意义远比做几纸书面作业要深远得多。不仅有利于督促学生回到生活实践中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生活;而且参加家务劳动的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生存能力,让学生提升自食其力的生活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必将造福学生一生。

  寒假作业为家人洗衣服,虽是在给学生上家务劳动课,但仅此还不够,还应该让劳动课进课堂。虽说教育部早就要求劳动课进课堂,但随着应试教育的推进和家长功利思想的影响,劳动课早就被边缘化了;学校不是没有开设劳动课,即使开设了劳动课的也被其他文化课占用了,劳动课成了摆设,导致一些学生“四体不全五谷不分”,莫说在外不会简单劳动,就是在家中什么都不会做,高中生只会炒鸡蛋。时间一长,一些学生不仅不会劳动,还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谈不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其实,一些中小学校不重视劳动教育,学生们的劳动机会少,劳动意识缺乏,早就引起了高层的关注。2015年8月,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确定了“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要求用3-5年时间,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这说明劳动课不能丢,应该重新拾起来,让劳动课真正进课堂,造福于学生。

  当然,让劳动课进课堂是必要的,但还应当让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试想,中小学不会做家务劳动,大学期间如果不进行“补课”,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就难以在社会上独立生活,必然会影响自己人生远景的发展。毕竟,劳动技能不仅是社会需要,也是家庭生活需要;不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不可否认,国外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孩子在家也要做家务劳动。有资料显示,我国小学生每天家务劳动时间只有0.2小时,而美国则为1.2小时,韩国、英国和法国分别为0.7小时、0.6小时和0.5小时。可见,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显得十分必要。这就需要,各地教育部门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督促各地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真正让义务教育回归生活本位。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