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发现“最美”铁路 致敬负重前行的铁路人(高清组图)

2018年11月04日 09: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英雄城南昌、“奇秀甲天下”的庐山、“中国第一淡水湖”鄱阳湖、“千年瓷都”景德镇、“最美乡村”婺源、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当你乘坐环绕鄱阳湖的动车,方便快捷地欣赏沿途风景,惬意享受生活美好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有这么一群铁路人,他们在背后默默地创造和奉献着。

  这是一条“最美”的铁路,不仅因为沿途“最美”的风景,还因为这些“最美”的铁路人。改革开放以来,在传承前辈们攻坚克难精神的基础上,广大铁路人不断书写着中国铁路改革发展的新篇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代在发展,“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不会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邓浩 佟明彪)


    衢九铁路,江西婺源至景德镇区间的梅山一号隧道顶上,是一座100多米高的石山。鄢国平(右一)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鹰潭工务段的一名工长,他和其他桥隧工正在进行检查和记录,以确保山石不会坠落砸到列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佟明彪/摄

(责任编辑:李焱)

共(9)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十一”小长假 真情和温暖继续    2018年09月30日
  • ·铁路降杠杆要用好股权融资    2017年12月0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