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上是一场“中国式供给革命”

2018年06月13日 08:29   来源:经济参考报   金辉

  “我国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上是一场‘中国式供给革命’。”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方福前日前在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为其新书《中国式供给革命》主办的发布会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性质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2015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源头的问题,学界有不少值得商榷的观点,另外,关于“三去一降一补”,有人认为它们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部内容,有人则认为它们只是政策手段,完全不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范畴,等等。“这本书就源于这些观点的争论”方福前说。

  方福前解释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所以说是“中国式”的,是因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因、内容、实施路径和理论依据等都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的供给改革不同。之所以说是一场“革命”,是因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结构周期性失衡、提升中国经济质量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方福前认为,需要采取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对症治疗,主要措施是“三去一降一补”;第二步是巩固治疗,主要方案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第三步是去根治疗,主要途径是制度改革和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走市场化改革和政府改革的双重路径,其目标是建立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相结合的“双效”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沈越认为,《中国式供给革命》有诸多亮点:其一,作者基于供给与需求相互影响的关系,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也需要结合需求侧来进行分析。其二,作者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实施“三步走战略”,认为“三去一降一补”只是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远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部内容。其三,作者提出有效市场与有效政府的“双效”组合新观点,认为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的未来模式。其四,从供给侧角度出发,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观,即“三引擎”论,并讨论了如何使这三部发动机提供更强的动力。其五,从经济思想史角度考察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源头,认为供给理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源头是英法古典经济学,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是萨伊和萨伊定律,也不是供给学派经济学和里根经济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表示,该书从中国的历史和政策沿革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和表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分析框架下加入制度分析和结构分析,基于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步走的战略,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制度改革,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未来模式——有效率市场和有效率政府的“双效”组合模式。综合看来,该书既有对中国国情的深入剖析,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和前瞻性。(经济参考报记者)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