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失守的“××筹”伤害爱心与诚信

2018年06月01日 11:49   来源:东方网   苑广阔

  近日,南都记者以自己的身份实测水滴筹、爱心筹、轻松筹三大网络募捐平台,发现用虚假诊断证明及住院证明,即可轻松通过三家平台的身份证明审核、医疗证明审核,对外发起筹款求助。为测试项目完成后能否提现,南都记者将项目链接转发给了几位同事,同事们分别进行了小额捐助。此后,记者在三家平台上均提现成功。(5月31日《南方都市报》)

  近期发生在河南省的王凤雅事件,经过了一波三折、多次反转,仍旧没有尘埃落地。但是通过这起网络热点事件,也给了我们一些宝贵的启示,那就是网络募捐过程中的骗捐、诈捐,募集善款的流向和使用,以及网络募捐平台的监管责任等等问题。媒体记者发起的一项测验表明,使用虚假的疾病诊断证明以及患者住院证明,即可以轻松通过水滴筹、爱心筹、水滴筹这目前三大主流网络募捐平台的审核,进行公开的筹款求助,而最后募集到的善款,也能够顺利提现,从来没有人过问善款的用途和流向。

  媒体进行的这项测试,显然让这些平时标榜具有严格审核以及监管程序的网络募捐平台感到尴尬,同时也暴露出目前网络募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因为按照媒体进行的这项测试,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可以通过虚假的疾病诊断证明和住院证明获得对外筹款求助的机会,并且能够轻松提现。这样一来,势必会导致骗捐、诈捐现象的出现,到了这种时候,钱财反而成了小事,由此对社会爱心与诚信带来的伤害,无疑更加值得关注。

  道理很简单,社会爱心人士一旦得知他们捐助的对象存在诈捐、骗捐,或者是把善款挪作他用等等问题,必然会感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和伤害,那么以后即便真的有人因为陷入困境而进行募捐,他们可能也不会再慷慨出手。与此同时,这样的诈骗、骗捐、挪用善款等行为,也是对整个社会诚信环境的一种破坏,让人与人之间少了一份信任。这种损失是无形和无法量化的,但是却是巨大的,我们所承受不起的。

  我们从来不否认网络募捐所具备的正面价值与积极意义,但是如果失去了规范,走向了混乱,那么并不能排除其弊大于利现象的出现。如何避免失守的“××筹”伤害爱心与诚信?一方面要完善法律与法规,目前针对网络个人求助,只能依据《合同法》及社会公德进行调整。关于求助者、捐赠者、捐款去向等问题,尚未有相关法律规定。所以,要想网络募捐能够得到良性和健康发展,避免各种问题和弊端,最终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完善。

  另一方面,要引导和督促网络募捐平台加强信息审核力度、完善举报机制,利用网友和群众的力量对募捐者进行监督。同时还要建立起平台之间的信息互通机制,不给骗捐、诈捐者以机会,对于那些擅自挪用善款者建立依法追偿体系。可以说,只有做好了这两点,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网络募捐的各种弊端,避免对社会爱心与诚信带来伤害。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