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130种走向濒危的语言”?

2017年12月13日 15:25   来源:东方网   郝雪梅

  在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族裔的语言文化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中国使用人口100人以内的语言有7种;使用人口为100到1000的有15种。有的语言已经消亡,如满语、羿语、木佬语和哈卡斯语。还有一些语言,如阿龙语、赫哲语,现在只剩几个老人讲得好。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30种语言大部分走向濒危。(12月12日《济南日报》)

  12月7日上午,国家博物馆收到一份特别的捐赠——150卷丽江纳西族东巴经手抄本。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古籍文献于2003年8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东巴语言,只是我国珍贵语言种类中的一个。对于东巴语言的保护,开启了拯救“130种走向濒危语言”的序幕。但是,更应该看到的是拯救“走向濒危的语言”难度很大。

  调查显示,130种语言已经到了“火光即将熄灭”的境地。从使用角度来看,有的语言使用群体很少,最多才3000多人,最少也就只有100人左右;从使用范围来看,“领地”越来越窄,即使在语言发源地,也只有少数老人在使用,而且只能“说出来”,不能“写出来”;从传承角度来看,语言发源地的人,已经“听不懂是什么意思”。即使有老人还能“说得出”,年轻人却不知道是“啥意思”。

  语言和书写,都是珍贵的文化。也只有地大物博的我们国家有如此丰富的语言和书写品种。拯救“走向濒危的语言”就是在拯救文化,就是在拯救瑰宝,容不得等一等。欣慰的是,面对“走向濒危的语言”,已经引起了多方关注。如今,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民间,都已经行动起来。

  云南民族大学从2012年起,每年都会定向招收哈尼语专业学生。不同地区不同支系的哈尼族学生进入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进行本科教育学习,他们毕业后成为哈尼语保护传播的重要力量。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具体来说,拯救“走向濒危的语言”不能只靠呼吁,还需要实际行动。

  其一,要留下“老者声音”。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这些语言地区,寻访还能说出稀少语言的老人,将他们的声音留存下来,最好也能同时留下文字。

  其二,要开展“课堂教育”。即使平时使用积极性不高,也应该让这些语种地区青年人掌握必要知识。这些少数语言词汇并不多,掌握起来难度也不大。

  2015年,我国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这是继1956年开展全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普查以来,我国语言文字领域又一个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大型语言文化国家工程。这就是拯救“濒危语言”的国家力量。拯救“走向濒危的语言”不能只靠录音机,要对历史负责,要对文化负责。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