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一些犯罪分子抓住大学生急于求职的心理,利诱他们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使得一些大学生刚出校门就进牢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检察院3年办理了58件涉及大学生就业的违法犯罪案件,这些涉案大学生均毕业未满3年。(7月26日《检察日报》)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既怀有满腔热血,立志干一番大事业,也怀有如何实现自己梦想的普遍焦虑。适当的焦虑是好事,可以鼓舞自己不断努力和上进。一旦焦虑过了头,就容易与其他负面因素相融合,进而迷失自己,落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据悉,在庐阳区检察院办理的58起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中,诈骗以及传销占了很大一部分。犯罪分子打着“待遇优厚,轻松赚钱”的幌子,吸引一些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前去就职。而这些被骗去的大学生,可能逐渐知道了自己从事的是违法犯罪行为,但他们没有抵挡住利益的诱惑,不仅未及时醒悟,反而继续“为虎作伥”,最终只能身陷囹圄。甚至一些大学生等到被抓后,才知道自己违法犯罪了,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法律意识是多么淡薄。
那么,如何让大学生避免“刚出校门就进牢门”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作为刚刚踏入社会的“新人”,没有了学校以及家庭的庇护,在感到兴奋的同时也会感到焦虑和迷茫。家人的殷切期望、朋友同学之间的“明争暗斗”、传统观念的不断熏陶,让不少大学生“压力山大”,不得不以赚更多的钱为第一要务。把赚钱当做目标本无可厚非,但一些大学生为了赚钱,盲目走“捷径”,不事先对公司资质进行力所能及的考察,仅凭一句“待遇从优,轻松赚钱”的承诺就头脑发热签了合同,以至于滑入了犯罪的深渊却不自知、不回头。因此,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那些“低门槛、高收入”的宣传一定要提高警惕,有远大理想是好事,但也必须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切不可盲目向钱看。
对学校来说,不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也要为大学生寻找工作提供帮助,进行把关。在涉及大学生就业的相关违法犯罪案件中,不少是因为大学生缺乏对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正确认识。此外,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犯时,大多数大学生要么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要么采取非法手段,最终只能在违法犯罪道路上渐行渐远。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让大学生知道违法犯罪行为包括哪些、有什么特征以及如何避免。同时,学校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严格把关。在大学生找到工作后也千万不可松懈,而要进行长期追踪,最好以院系或者地区进行划分,每一块都安排一个专门负责人,与大学生保持联系并将情况进行反馈,尽量做到对每个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有个基本了解,这样一旦有大学生遇到难题或者危险就能够及时提供帮助。
对国家机关来说,需要通力合作、多管齐下,来遏制大学生就业中的违法犯罪行为。政府要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加便捷、优惠的帮助。如今,不少城市已经启动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吸引大学生安家落户,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了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就不必光向钱看,可以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司法机关不仅要加大对引诱、唆使大学生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也要主动承担起普法责任,加强与学校之间的相互合作,对大学生进行法制素养培育和法律知识普及。
大学生就业,既关乎大学生的生存与幸福,也关乎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尤其在当今大学生就业难不断凸显的情况下,让大学生远离违法犯罪,找个满意的工作,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当然,最主要的,还得靠大学生自己。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