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2017年07月26日 14:27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辛国斌

  [摘 要]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与制造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也步入了由大变强的新阶段。为此,有必要全面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总结《中国制造2025》实施取得的初步成效,以便提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举措,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供重要动力。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新旧动能

  [中图分类]D63                           [文献标识码] A

  制造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石。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抓住振兴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必须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

  一、我国制造业发展步入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股力量博弈加剧。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化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冲击日益显现,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相互交织,“逆全球化”逐步兴起并蔓延。但也要看到,全球化正在寻找新的方向,新兴经济体开始深度参与、更多强调互利共赢和发展导向。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两股力量的冲突、碰撞和博弈,将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征。

  二是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两种倾向并存交锋。美欧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扭转产业空心化势头,继续掌控全球制造业分工主导权。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之后,有人提出应该全面“去工业化”以应对成本上升、结构升级和环境污染。[1]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两种倾向并存交锋,将对全球制造业地域分布和竞争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三是“互联网+”与“+互联网”两种路径殊途同归。美国以大型互联网企业为先锋,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制造业的渗透应用,走出了一条“互联网+制造业”的路子。德国以智能生产引领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走的是“制造业+互联网”的路子。这两种路径选择不同,但核心都是推动互联网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本质上殊途同归。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一是基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制度红利”。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财税、要素价格、行政审批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陆续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断加强。这些改革的深化推进,将有力地促进市场竞争,破除垄断,减轻企业负担,撬动社会资本,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

  二是基于高素质劳动者的“新人口红利”。据统计,2016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9.07亿,连续5年保持下滑趋势。同时,每年大学毕业生700多万人,10年下来就差不多等于一个德国的总人口。高素质劳动力总量的不断扩充,表明我国以高素质劳动者为特征的“新人口红利”开始显现。[2]

  三是基于创新驱动的“新资源红利”。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就必须由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投入,转向更多依靠科技、信息等新的要素驱动发展上来,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生的“新资源红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潜在增长率。

  四是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全球化红利”。我国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成就得益于对外开放。[3]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程的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提速,“引进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国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在新的全球化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三)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一是发达国家在中高端制造领域强化技术领先优势,我国制造业面临低端锁定的风险。发达国家凭借长期积累的人才、技术和市场优势,不断加强在中高端制造领域的前瞻布局。比如,美国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先发优势,欧盟、日本等抢占了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制高点。这些举动或将导致全球制造业发展重心再次转向发达国家,如果不能妥善应对,我国制造业有可能被拖入“产业升级陷阱”。

  二是发展中国家凭借低成本优势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印度、越南等一些国家依靠劳动力数量多、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比如,印度制定了“印度制造”战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致力于打造新的“世界工厂”。一些跨国企业考虑直接到新兴国家投资设厂,有的则考虑将其在中国的工厂迁至其他发展中国家。

  三是我国制造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更加紧迫。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装备、核心芯片、控制系统、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很多工业产品在质量安全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等方面与国外产品差距明显,长期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相当多的地区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

  二、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取得初步成效,制造强国建设成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引擎

  (一)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取得初步成效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4]在各部门、各地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2025实施取得初步成效。一是率先启动五大工程。比如,智能制造方面,首批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8%、能源效率提升9.5%、运营成本降低21%。二是加快推进重大标志性项目。2016年遴选了4G演进系统、柔性复合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等15个项目,集中政策资源加快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三是开展城市(群)试点示范。目前已批复了宁波等12个城市和苏南五市、珠江西岸、长株潭等3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各试点示范城市积极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四是制定分省市指南。在与各省市充分沟通对接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确定了支持地方发展的重点产业,引导地方差异化发展。五是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2016年,我国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了61.8%,工业企业数字化生产设备的联网率达到了38.2%,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制造快速兴起。六是推动质量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首批22家产业集群品牌试点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平均提高2.3%。

  (二)制造强国建设成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引擎

  第一,着力促进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两者有机结合”,成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所在。当前,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材制造等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正在步入一个新产业孕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发展壮大一批新兴产业,激活经济增长新动能。同时,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工业中仍占到80%以上的比重。传统产业经过先进技术的改造提升,也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带来新的增长。

  第二,努力提升工业基础与制造业创新“两种关键能力”,成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动力。工业基础能力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中国制造2025》提出,制造强国建设第一个十年的核心任务,就是夯实基础、缩小差距,提高质量和可靠性。同时,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根本出路就在于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形成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

  第三,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两个IT融合”,成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与工业技术(Industry Technology)融合将会带来重构效应,既推动生产制造模式的深刻变革,又促进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两个IT融合”还将实现倍增效应,就是通过互联网把大量分散的、闲置资源整合起来,促进闲置产能、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四,统筹利用引进来与走出去“两种开放途径”,成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大力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引进对完善我国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要在满足国内消费市场的同时,继续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空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为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增添新的动力。

  三、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推进两化融合,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体系

  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要强化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研发,结合智能制造工程的推进,将产学研用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提升关键部件自给能力。加快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选择有条件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开展试点示范,打造若干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加强前瞻布局,加快推广应用,做大做强人工智能产业。

  (二)增强创新动力,加快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主引擎。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在重点行业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促进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积极拓展众创空间,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支持创客平台、社会实验室、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的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跨界融合发展、资源与收益共享的新型制造业生态。

  (三)夯实基础能力,突破重点领域发展的“卡脖子”瓶颈

  工业基础能力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要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行动,集中成体系地解决一批标志性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实施重点产品“一条龙”应用计划,以需求为牵引,打通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批量生产到应用推广等环节,提高基础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创建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增强基础产品的实验验证、计量检测等技术基础支撑能力。还要培育一批专注于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等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基础能力薄弱问题。

  (四)提升质量品牌,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

  质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要着力在“增品种”上下功夫,引导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新产品,满足国内需求升级需要。在“强品质”上求实效,以食品、药品等为重点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在“创品牌”上做文章,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树立中国制造良好形象。

  (五)推行绿色制造,提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

  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未来的关键举措。[5]要加快传统行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用高效绿色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制造流程。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以重大工程、项目为牵引,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的全面发展。

  (六)优化发展环境,引导生产要素向先进制造业集聚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完善产权市场、创新融资方式、降低物流成本等,降低企业要素成本;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收费,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产业政策向功能性、普惠型转变,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形成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合力。

  (七)培育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建立现代产业工人和企业家队伍

  人才队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支撑。要着力培育一批业务精湛、技艺娴熟的能工巧匠,引导培育产业工人精益求精的行为习惯,让工匠精神成为“中国制造”的精神内核和品牌象征。加快造就一批勇于开拓创新的优秀企业家队伍,激励企业家奋发有为、砥砺前行,引领和激发制造业创新发展活力。积极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企业家社会地位,培育中国特色制造文化。

  参考文献

  [1] 韩民春,李根生.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产业发展:去工业化还是结构升级[J].中国科技论坛,2015(5).

  [2] 涂舒,周宇.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源泉:新型人口红利[J].现代经济探讨,2013(11).

  [3]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C].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83-415.

  [4]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Z].国发〔2015〕28号,2015-5-8.

  [5] 马凯.构建产业新体系[N].人民日报,2015-11-10.

  [作者简介] 辛国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