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图)

2017年07月25日 11:17   来源:东方网   梁江涛

  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用直白的话语剖析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贯穿在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中国之声)

  看了这一集,特别是看到有市民说,原来我们出来戴口罩,现在不戴口罩了,感慨良多。联想到这几天的热点新闻,因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包括副省长在内的十多名官员因被处分;成都中发玻璃有限公司因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而被当地环保部门处以2900万元的罚款,已在环保网站公示,成为史上最大环保罚单;“河长制”正式写入已进入修改程序的“水污染防治法”,以强化落实各地治理责任……这一切,都见证了生态环保领域改革的足音铿锵有力,这是动真碰硬的声音,这是倒副责任的声音,这是壮士断腕的声音,这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渐行渐近的声音。在老百姓听来,这才是“中国好声音”!

  曾几何时,雾霾来袭,生态破坏,水源危机,民众谈“污”色变,政府应接不暇,每一起污染事件都有着切肤之痛,成为全民的集体焦虑与共同的痛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是全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致共识。民众的环境诉求,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既是导向也是倒逼,除了向改革要生态文明,要绿色环保,别无他路可供选择。

  不久前,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这“三大红线”的提出,就是赋予了地方主政官员实施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战略的政治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习总书记在中共政治局“推动绿色发展”专题集体学习会上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

  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领域的改革,必须从顶层设计开始。下大气力,做足培根固本的功课,让有可能绿色满园。既要将斩切乱麻之刀磨得更快,严格执行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又要从体制机制上,“挖地雷”、破难关、闯险滩。当前,对基环保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应同期介入,电视曝光节目、网络平台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启动问责机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综合运用多种问责方式,依法依规逐级实施问责,督促责任落实到位。

  建立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绿色GDP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考核制度,加大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由传统的责任状考核形式向立体式、指标化的绿色GDP考核转变,将职能部门的生态业绩列入年度岗位责任与综合评价范围,实行体现生态优先的一票否决。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离任审计中,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探索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同时,强化资源整合联动,全面实施“河长制”,让“河长”真正成为每一条河流的“贴心保姆”,而不是停留在树牌挂名,走马观“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一种政治承担,绿水青山就是主政者肩上的扁担,绿水青山就是芸芸众生的期盼,绿水青山就是交给子孙后代的优质资产。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全社会都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