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7月1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各地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上来,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推动改革,敢于担当、善谋实干、实事求是、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落到实处、见到实效。(2017年7月20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面深化改革,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是顺应时代呼唤和人民期盼的“大文章”。而抓好地方改革工作,对于促进中央改革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更加需要提高站位、把握方向、用对方法,不能也不允许乱作为、瞎折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敢于担当、善谋实干、实事求是、锐意进取”为深入扎实推动地方改革工作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更交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突破难关、趟过险滩的“金钥匙”。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是决定改革成效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做好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特别是推动地方改革工作的“后半章”,更加需要各级各地改革专项小组和牵头部门及其党员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勇于攻坚,不向矛盾困难低头,不向既得利益者屈从。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敢于担当,首先要提高站位,坚持做到心中有全局、胸中怀大局,不论在哪个层级推进改革、开展工作,都要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要破除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克服官本位思想,服从大局,牺牲小我,统筹协调、整体联动。其次,地方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当好地方改革领头人,坚持重大改革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研究、重点事项亲自过问;要注重学习,把握规律,做改革行家,既不能当甩手掌柜,更不能瞎指挥、乱弹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事业是干出来的,改革更要坚持善谋实干。各级各地各部门要心中有改革、手中抓改革,善于谋划、专于实干,不拿改革装点门面,更不能将改革当作违法乱纪的“遮羞布”,必须一心一意谋改革、一门心思抓改革。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坚持尊重规律不求大、脚踏实地不求名,避免好大喜功、贪大求洋,注重从长计议、从实际出发,多做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既干出看得见的“显绩”,又做出实实在在的“潜绩”,真正建立经得起历史检验和群众评判的政绩,不能也不允许弄虚作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事业。要坚持讲求效率,速度是效率,方法对头是效率,减少失误也是效率。对滞后的工作要倒排工期,迎头赶上,对一些难度大的改革,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推动,跟踪进度,敲钟问响。要注重方式方法,用改革的方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照搬照抄、依葫芦画瓢,更不能上下一般粗。
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是推动地方改革工作的不二法门。要坚持实事求是,在实施方案上要上连天线、下接地气,各项指标要切实可行,实施措施要务实管用,拿起来就能干;在改革推进上要讲求战略战术,注意方式方法,做到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办一件事成一件事;在评价改革成效上要坚持群众立场,关键要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不能自说自话,自我感觉良好。要紧密联系地方实际,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具有地域特点的改革品牌,不能搞千人一面和普世模板,使改革样本缺乏生命力和持久力。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使改革方案和措施更贴民心。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汇聚成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建设美丽富裕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有“深水区”的利益之惑,更有“无人区”的创新之难,需要大胆试、大胆闯,走出具有中国原创性的新路。与近40年前相比,今天的改革语境已经时移势异。对此,人们常常形象地比喻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需要我们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旧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歪路,而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善于创新、勇于突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新路。地方抓改革要坚持锐意进取,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对改革中的阻力要敢于破除,抓好改革试点工作。要加强试点工作的分类指导,已完成试点任务的要尽快在面上推广,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要及时总结推广,进展缓慢和管理不规范的要督促整改落实,综合配套性强的要注意系统集成,实践证明有效的要及时形成相关法律成果。通过以点带面、增效扩面,不断推动地方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更好服务发展、造福人民。
改革未有穷期,中国还在路上。全党上下、全国上下,要以说到做到、只争朝夕的精神牵牢“牛鼻子”、用好“金钥匙”,深入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地方改革,以“绣花”功夫和“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落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开道探路,以优异成绩回答好“时代之问”。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