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宣称紫菜为塑料制品的谣言视频,在网络传播引发大量关注。据统计,在各种网络谣言中,食品类谣言占到45%,从“纸馅肉包子”到“棉花肉松”,再到“低钠盐是夺命盐”,谣言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社会神经。尽管这类谣言通常很快就被澄清,公安机关也给予严打,但仍有部分网友担心视频内容为真。在朋友圈中,一些食安网络谣言仍在传播,造谣者大多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通过移花接木或模糊事实等手段,制造谣言,混淆视听。(6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食品安全谣言盛行,而辟谣的效率、效果相比之下却要差上许多,正可谓“造谣动动嘴,辟谣累断腿”。这类现象背后,有着相互叠加、内嵌的多重因素。
正如监管部门所指出的那样,少数自媒体、直播用户为博取眼球而刻意编造谣言。与之相仿的情况是,也有个别人是因为牟取不法利益(包括以敲诈勒索为目的、损害竞争对手商誉而获利等),而对食品生产销售企业编造谣言。
食安谣言编造者和扩散者深谙移动互联时代“影像叙事”的传播规律,通过短视频、(移花接木)式的图片组合、故意歪曲文字描述等方式,使得谣言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相比之下,有关部门、新闻媒体所开展的辟谣,形式上相对单一,传播效力有限,很多时候停留于言简意赅的文字叙述,相反会让一些网民觉得“此地无银三百两”,对于谣言更加深信不疑。一些谣言在短时间内在微博、微信的阅读量可以轻易破万、破十万,但辟谣信息的影响力却要弱得多。
此外,公众的科学素养、食物及营养知识水平有限,对于食品工业复杂性的了解也很有限,再加上近年来时而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很多人自觉积极地扮演了谣言扩散者的角色。加之编造、扩散食安谣言的违法成本过低,让那些原本“宁可信其有”的个体采取进一步的主动扩散传播,形成所谓的“病毒式”爆发传播。
要遏制、打击“满天飞”的食安谣言,增强辟谣效力,应当更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对于那些为了获取社交网络粉丝关注、直播利益变现的编造者,要同时惩处造谣者和传播平台企业,将前者列入严重失信名单,对于后者的处罚应根据平台年度、月度广告收益计算,一次性罚“疼”企业,使之更加主动地建立谣言甄别与清理机制。对于那些抹黑竞争对手的造谣者,在下达处罚的同时,还应为受害一方提供救济服务。对于因缺乏科学素养和常识,带着“热情”传谣的用户个体,则应采取限制社交网络服务、降低账户信用评级、经济处罚相结合的方式。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新闻媒体要根据传播规律,特别是影像传播受热捧特点,提高辟谣信息制作水平,可通过寻求与知识类大V、专业机构及公关传播机构合作的方式,制作能够被及时推上“热搜榜”的辟谣短视频、趣味视频和图集组合信息。在相对被动地辟谣、反击谣言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有针对性地升级科普宣传,鼓励食品工业各环节企业密切与公众互动,最大限度清除滋生食安谣言的土壤。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