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调降中国主权评级难孚众信

2017年05月26日 07:32   来源:中国网   徐飞彪

  5月24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s)称,未来数年,中国政府的直接、间接债务和经济体系债务将持续上升,财政实力与信用质量下降,因此,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3下调至A1,但未来展望由负面调至稳定。这是穆迪继去年3月将中国主权评级展望调为负面后,正式调降中国评级,也是自1990年至今的27年来,穆迪首次调降中国信用评级,引发国际国内高度关注。

  穆迪冲击影响有限

  穆迪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发市场反弹和舆论激烈反应。市场层面,受负面消息影响,中国债市收益率刚开始猛升,但很快回落,基准五年期国债收益率又回到3.8%附近,表明市场短暂波动,但很快重归稳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微跌,上证综指于25日低开后强劲走高,收复3100大关,显示市场信心未受实质影响。舆论层面,穆迪降低中国信用评级,不但没有博得掌声,反而引来大量质疑。中国财政部表示,穆迪充分认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评级在方法论上存在瑕疵。国内外学者也多对穆迪的举动持反对意见。因此,穆迪调降中国评级,其短期负面影响有限,尤其在国内的金融市场,更是波澜不惊。

  从中长期看,中国信用等级的下降,我政府或相关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将会有所升高,对我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也将受此影响,在美元升息的背景下,主权信用评价下降,无疑将放大我国资金外流的压力。但中国企业海外发债融资数量仅数百亿美元,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在未来仍将是低迷的世界经济中的一抹亮色,仍将是国际投资热土,因此,总体而言,“穆迪冲击”难撼我国经济发展大局。

  运作模式存在缺陷

  穆迪是美国评级机构“三巨头”之一,创立于1900年前后的纽约华尔街,较另外两大巨头标准普尔、惠誉资格稍老。此次穆迪冲击,并非孤例。2013年,惠誉就曾下调中国的信用评级;而另一家机构标准普尔,在2016年3月曾将中国主权展望下调为负面,根据其工作机制,预计不久也可能有所动作。本次穆迪的举动之所以引发热议,一个重要原因是“出人意料”,存在明显有失公允客观嫌疑:

  一是评估方法失当。正如我国财政部相关声明所言,穆迪的信用评级过于依赖“顺周期”模型,对未来的预见能力相对不足。综观其分析模型,该公司主要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其惯性趋势,作为信用打分的重要依据。穆迪预计,到2018年和2020年政府的直接债务将逐渐升至GDP的40%和接近45%,但实际上,中国当前正力推财政金融整固,未来五年随新预算法及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的到位,中国债务增长势头正得到有效控制,未来债务风险指标难有较大变化。

  二是对中国经济理解有失偏颇。中国与西方不同的习俗文化与制度环境,再加上意识形态的因素,使得西方机构一直难以真正了解中国经济的实情。目前,中国正力推基于顶层设计的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稳中推进,经济活力潜力不断积聚,发展势头稳中向好。若非深入把握中国经济真实逻辑,穆迪预测难免“跑偏”。

  权力失衡导致机制缺失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包括三巨头在内的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地位并不起眼,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资本市场地位崛起,评级机构的影响力快速上升,凭借美全球经济霸主以及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三巨头渐成国际信用评级的寡头,基本垄断国际市场,甚至拥有可能影响一国生存发展的巨大权力。

  但绝对的权力,容易滋生问题,而权力的私有化和美国化,带来金融权力失衡的弊病,导致全球监管。近30年,三巨头纵横全球叱咤风云,但这也是它们饱受诟病的历程。2008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三巨头的所作所为无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们滥用其市场地位,对大量低级别信用给予高评级,为无数有毒资产背书,在获取惊人利润的同时,将全球投资人推向灾难的深渊。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之前,三巨头同样为实质上问题重重的欧洲主权信用背书,当时希腊的主权评级甚至高过中国。这两次危机,其规模之巨牵涉面之广影响之深,均为历时少见,三巨头显然无法仅以市场操作“失误”为借口,以塞悠悠众口。

  除了上述所言运作模式存在重大问题外,这种权力失衡带来的监管机制缺失,显然是当前国际金融体制的重大缺陷。金融危机爆发已近10年,但因个别金融霸权意愿阑珊,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仍任重道远,有效的全球金融治理遥不可及。目前,连本来最前景可期的银行监管,也随着美国新政府的“金融改革”,而面临巨大不确定性,更遑论信用评级等领域。三巨头的信用评级行为固属市场行为,但影响金融市场和各国利益全局,已带有“公共产品”性质,需严加监控规范,防止权力的“傲慢与偏见”惨剧再度发生,导致全球监管缺位。

  (徐飞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经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