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绿色环保还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推出后受到各方称赞。但是共享单车受到的宠爱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无序投放、乱停乱放、违法骑行、侵占共享单车私用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渐突出。
其实对于共享单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前有地方不同职能部门出台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后有企业根据上下班“潮汐”规律,激励用户以骑行红包车的方式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同时帮助调配车辆,动态平衡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车辆供给,提升用户体验。更有专门寻找各种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的案例进行举报的“单车猎人”,以及把共享单车上被划掉的车牌数补上的“补牌侠”,他们正在从单车使用者主动变为监管者。
在保证用车人出行便利的情况下,应如何解决共享单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依然值得思考。
抓企业管理或者国民素质?亦或政企联手搞规划?这些方法都可以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但想从根本上解决还是需要顶层设计,对整个共享单车行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政府以及单车使用者三者责任和义务,建立相应制度约束及配套监督,引导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单车运营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提升服务水平。目前有些商家管理不规范,对于损毁单车未及时维修,车辆报废不处理,给安全出行带来隐患。云南的彭先生是共享单车的忠实粉丝,永安行、ofo、摩拜这三种共享单车他都使用过。他说,一辆小黄车(ofo)漏气后,在某公司门口摆了一个多星期,报修2次,都没有回音。企业可能出于运营战略等考虑,未及时处理故障车。但运营企业应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在提高车辆本身的质量和技术支撑方面下功夫。对于线下维护团队力量,企业也需重视,力争根据投放总量配备相应的运维人员;同时,还要针对单车使用者的用车情况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和诚信制度,建立单车使用情况数据库,依托线下维护和线上技术两个方面提升共享单车有效管理。
对于单车使用者,应当提升自觉性,但提升素质是百年大计,当前还是需要规则来约束单车使用者行为,应将共享单车的信用分与社会征信体系挂钩,使诚信得到保证。之前不断有类似报道:北京八王坟东公交站上百米站台被上千辆共享自行车“围困”,长达百米的公交站区域被多个“单车群”占据,严重影响公交进出站。对于此类不当停放的用车人应进行押金的分段扣除,同时基于目前的大数据分析,在需求量较大的公共区域设立专门停车区,使乱停乱放的现象得到尽快治理。对诚信值过低或者违规次数过多的使用者设立“黑名单”制度,限制其使用共享单车的权限。对于损毁单车或违规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设立监管奖励制度,对于及时举报蓄意损毁共享单车的使用者给予奖励。共享单车也是共享文明,只有广大的使用者自觉遵守规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共享单车乱象问题。
政府层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详细的共享单车服务管理规范,明确界定政府、企业及市民的责任和义务,并加大对破坏单车者处罚力度。加强共享单车行业管理,同时进行相应的宣传引导,督促共享单车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文明用车、安全骑行、主动维权。政府还可与共享单车企业建立合作议事机制,在单车企业后续投放布点时,提前将相关信息提供给政府部门,双方协商,做出预先的制度安排。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强调,改革要抓落实,注重协调解决落实中的困难,及时了解重大改革落地情况,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破除阻力。共享单车搭乘“互联网+”的顺风车,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为了今后走得更长远,让改革举措稳步推进,仍需在“堵点”上发力,多头并进打通“堵点”,让改革链条更加顺畅。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