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面孔依然太少

2017年01月18日 07:3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日趋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上国际组织领导人的角逐场。他们通晓中西方文化,深耕专业领域多年,深谙国际规则,不仅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组织领导才能,收获了荣誉和掌声,也让世界对中国多了一份认知和尊重,必将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百年回望,中国人之于外部世界,经历了从被动卷入、受人欺凌到主动融入、自立自强的历史演变。一些过去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轮流坐庄的国际组织中有了中国人的位置,无疑反映了国势衰兴。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中国重返世界舞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这时起到本世纪初的30余年里,中国人除因历史因素非竞选即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等职位外,极少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高层职位竞选,其他一些非联合国系统的国际组织也鲜有中国人进入领导层。从2003年开始,随着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中国人当选国际组织高官的消息开始不断传来。2006年,陈冯富珍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成为联合国成立后,第一位出任国际组织最高负责人的中国人。2013年李勇当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2014年,赵厚麟当选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

  国际组织领导人角逐的背后,是各国国家实力的博弈。越来越多中国人走上国际组织领导层,原因在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世界需要“中国声音”。近年全球治理格局的变化以及西方国家债务危机使新兴国家得以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国际组织。对于世界而言,推动全球化进程需要中国力量,需要中国的智慧、经验和人才;对于中国而言,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有利于不断熟悉国际机构运行规则,在国际组织中学习、增强规则的塑造、制定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当然,抛开与自身纵向对比取得的进展,与13亿人口的基数相比,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比,国际舞台上中国面孔目前依然太少,“中国声音”还不够响亮。一般来讲,一个国际组织对于其国际职员的来源都有具体的原则,比如公平地域原则、能力原则、会费比额原则。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显著上升,中国向各国际组织缴纳的会费也有大幅度增加,这在客观上为更多中国籍人员到国际组织任职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以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的秘书处为例,截至2013年6月底,供职于该机构的非语言类中国籍专业人员仅有74名,远低于联合国列出的116人至157人的恰当规模,与西方发达国家人员数量相差更大,中国也因此被联合国报告称为“任职人员偏少”的国家。从更大范围看,群体性崛起的新兴国家要想获得更多话语权,进而使全球治理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还是个需要孜孜追求的长远目标。

  要更好融入世界,需要努力做的事还很多。中国与外部世界越来越紧密地互动,要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参与其中,扮演更加丰富多彩的角色。相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持续稳步提升,会有更多中国人走上国际组织领导人的岗位。到那时,中国梦与世界梦将更加相融相通、相得益彰。(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 建)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