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年游客1600万”需反思遗产保护

2017年01月04日 13:46   来源:光明网   汪昌莲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接待观众16018540人次,比2015年增加6.19%,再次刷新了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建院以来接待观众纪录。(1月3日《人民日报》)

  2016年,故宫持续实施“限流8万”政策,并推行网络预售,这些善意举措,无疑值得点赞。然而,故宫曾公布过一组数据:故宫最佳、最大和极限日接待量分别是3万、6万和8万人。可见,故宫“限流8万”,选择的是极限日接待量,显然使故宫超负荷运转,更对文物的保护不利。再者,在淡季,也“限流8万”,实际意义不大。特别是,故宫2016年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创历史纪录,再次敲响了文物安全警钟。

  事实上,故宫喊“累”,已经喊了几十年。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首度向公众开放。第一天免费,次日门票半价。两天之内,5万名市民拥入紫禁城,真正是“皇帝前脚走,老百姓后脚进来。”2011年,英国著名旅游指南出版商佛罗摩推出新书《500个在消失前应该到访的地方》,收录了全球一批面临破坏甚至濒危的旅游目的地,北京故宫也不幸“榜上有名”。可见,故宫实施“限流8万”政策,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不二选择。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很多海内外游客来到北京,长城和故宫已然成为必选景点。特别是,对于8万人次的极限日接待量,从开始实行黄金周之后,这个数字就被无数次打破。在“五一”和“十一”期间,故宫每天接待的游客人数接近10万。特别是,2012年10月2日,故宫接待游客17.5万人次,几乎达到“极限日接待量”的两倍。可见,故宫年游客量超1600万并不可怕,可怕是日接待量频频突破“极限”。

  可见,故宫年游客量超1600万,需反思文化遗产保护。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客流量,令故宫在文物保护、古建维护、游客安全等方面承受巨大压力。因此,故宫“限流8万”,还有下调空间,不能让故宫长期在极限日接待量上运行。换言之,故宫限流,不宜一刀切。首先,故宫要建立差别化限客预警机制,即平常保持3万人以下最佳日接待量,节假日保持6万人以下最大日接待量,“十一”黄金周不超过8万人极限日接待量。同时,发挥价格调节作用,通过节日涨价、平时降价等方式,去限制和分流游客量。要知道,故宫收费,并适当提高票价,是对这个世界文化遗产最大的敬畏和最好的保护。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