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十一”到“双蛋”,购物以各类节日的姿态出现已非稀事。节日,曾一度被视为传统文明文化的象征之一。但当购物被冠以“节日”的光环,传统的内涵和寓意便彻底被颠覆了。
购物节的盛行将消费行为推升至集体庆祝甚至狂欢的高度,为消费构建了一个“有序的失序”场所。戴上集体行为的头衔后,购物的认同感和安全感便大大提升,不买甚至还不符情理、不合时宜了。购物节把群体行为的时间、地点具体化,浏览商品——加入购物车——下订单交款,这一系列动作就和庆祝一般性意义的节日一样,模拟出了集体庆典的仪式感。媒体的大力宣传和广告铺天盖地的卷入,进一步加大了感官的刺激,自恋式地让自我感到满足,为“狂欢”的热度添加剂料。
揭开“节日”的包装,那些被兜售的特殊意义,不过是市场逻辑善用的迷魂术和消费文化投射的幻觉。随着节日的往昔光环逐渐褪去,传统节日也难免尴尬——端午节被称为“粽子节”,中秋节被呼为“月饼节”——这看似是吃货式的戏谑,其实是下意识地将节日实体化,背后的心理暗结是把文化意义浅薄地物质化。
受到文化商业化的鼓舞,节日的“蜕变”体现出的是大众文化心理变迁的掠影。服装等消费商品被当成一种沟通工具,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解读商品即是透视持有者的身份。商品超脱于使用价值,更深地激发了人们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欲望。躲藏在被消费社会精心包裹的美好生活方式之中,焦虑奔忙的人群似乎能找到体面度日的纸糖衣。但反过来想,疯狂的购物场面与单调的日常生活常规相比,其实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冲动。与疯狂相对,一脸平静的“葛优躺”又何不是真实的生活写照。那种“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无所适从,其实都在暗自期待着狂欢和释放。购物,可能只是一个狂欢的理由。只不过,那些源自于生活深处的“结”,似乎不是体面的包装就能解开的。
金钱能满足人的需求,但满足不了人的欲望。对一般大众而言,能够消费的范围是不同的。自控力弱、理财意识不强的人最容易掉进消费的温柔陷阱。在2016年,裸贷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除了拷问不法分子和借贷学生,反思法律知识的匮乏和经济常识的缺位,或许更多人还想知道——为什么借贷者甘愿贩卖隐私以换取短暂的金钱保障?女大学生群体是裸贷的重灾区,她们去借贷多半也并非急需特需,而是“花明天的生活费,圆今天的购物梦”。借贷人利用女大学生的虚荣心理和认知短板,为超前消费提供经济来源,这让她们的“购物结”越系越紧,甚至连踏入了道德雷区还浑然不知。
在宽阔的城市空间里流淌,都市人难以规避包装也需要宣泄。购物节能调动起激动和狂欢的因子,不失为一种短暂的情绪释放。但在体验这些感觉时,我们需要自我控制,需要一种节制的情感宣泄。大众文化不是物质文化、消费文化的代名词,购物节也终究解不开“购物结”。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