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同志”必先祛除官本位思想

2016年11月24日 11:44   来源:光明网   胡印斌

  11月18日,河南省新乡市政府发文:今后新乡市国家工作人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相互不称官职,一律称“同志”。有当地公务员表示,“感觉政治空气更清新了,工作来往中关系更纯粹了。”(《河南商报》11月23日)

  官员互称“同志”,并非什么新发明,而应该是一种传统的回归。早在改革开放之前,不只是国家工作人员,“同志”可以说是社会上陌生人之间绝无仅有的称呼。再往后,官场称呼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开始发生某种隐秘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一是官职开始回归,见面称官职,乃至副职也会抹去那个“副”,渐成潮流;再就是官员开始被称为“老板”。

  到了这个时候,“同志”的叫法反倒变得传统、突兀起来,很多影视剧甚至以见面喊“同志”作为农民进城找不着北的标志性问候。时至今日,“同志”已经变得日渐边缘,几乎要退出主流叙事话语了。

  这些年来,尽管不乏回归“同志”的努力,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2003年,全国各地党委都曾专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内互称同志优良传统的通知》,要求“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称同志,不称职务”。但这显然未能完全找回“同志”。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老板”“老大”等等江湖气十足的称呼称蔓延趋势。不光是官员,一些大学里的导师也往往以“老板”自居。

  一名之立,绝非一个称呼那么简单,而是蕴涵着丰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内涵。也因此,从现在开始,从党政机关开始,重新找回“同志”,乃是肃清政风、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步骤。彼此互称同志,群众也称同志,则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会简单,而不必有更为复杂的考量与计较。

  不过,仅仅称呼“同志”还远远不够。与这种称呼变化相对应的,还应该有为政之风的深层变化。比如,伴随着称呼的变化,官员在办事理政、服务公共事务等方面,应该多一些平等意识、公平意识等。绝不能只是有“同志”之名,而无“同志”之实。只有名实相符,才能够真正廓清政风。

  事实上,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内在的东西变化了,才会出现过于坚硬、乃至谄媚的称呼变化。比如,官僚主义风行,则“官号”自然坚挺;团团伙伙流行,则江湖气息就会成风气。可见,惟有从严约束权力,净化政治生态,才有可能改变以往那种混浊、混乱的官场习气、社会风气。

  此外,即便是单讲称呼的改变,也应该多一些自上而下的改变。以上率下,则改变相对会更容易一些。

  说到底,“同志”不过是一个称呼而已,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