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善意、激活社会的正能量,多地出台法规,保护现场医疗急救行为,这些法规被舆论称为“好人法”。从本月起正式实施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更是提出“社会救急免责”的原则。“好人法”是否能够为好意救助者撑起保护伞,激发社会的互信互助?国家该如何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重建见义勇为、出手相救的社会美德?(11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遇到有老人突然跌倒,到底该不该出手相救?这个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却成了困扰人们的一道社会难题。现实生活中,救人反被讹诈的尴尬事件时有发生,使救人成了一种“危险动作”,严重挫伤了人们行善的积极性。如此语境下,上海等地先后出台“好人法”,明确规定“救人免责”,以此化解“好人难做”困境,具有样本意义。
然而,面对倒地的老人,救不救,不仅是一道道德选择题,更是一道技术选择题。2014年11月25日,在浙江省金华市某街口,面对八旬老人摔倒,现场群众没有扶起老人,而是围成一个“安全岛”,并拨打120、找来协警,等待专业救援。如果用道德尺度去衡量,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选择。然而,当老人被送到医院救治时,急诊科医生却说,“遇见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在道德层面不好评价。但从医学角度来说,不建议市民盲目去扶。”可见,与其在道德上纠结“救不救”,不如用技术指导“怎么救”。
有关研究表明,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加重老人病情伤情,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为此,2011年9月6日,卫生部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明确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可见,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作出正确的回答。一些伤害预防起步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对预防老年人跌倒从教育预防、环境改善、工程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干预。普及急救方法,也证明对减小伤害行之有效。但在我国,《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还是个鲜为人知的新事物。
因此,“会救”比“敢救”更重要。换言之,“好人法”还需“好技术”支撑,两者不可偏废,以此规避“好心办坏事”。首先,有关部门应在上海等地“好人法”基础上,研究完善相关法律,让救人者在司法纠纷中承担“零风险”,让讹诈者付出违法成本;同时,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和助人美德,激励见义勇为。特别是,有关部门应针对公众制订更加通俗的科普读本,大力宣传正确的预防与救护措施;使人们在遇到老人跌倒时,既能勇于伸出援手,又能科学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老人跌倒造成的伤害。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