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养老”,乐起来

2016年11月14日 13:31   来源:人民日报   史 越

  今年79岁高龄的新加坡老人拉特南近日找到居民委员会,表示愿意为社区弱势家庭的孩子们义务补习阅读和数学。曾在学生托管中心工作的拉特南,并不满足于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希望以己所长继续服务社会。

  在新加坡,60岁以上的老年人被称为“乐龄人口”,意在强调其乐天知命、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像拉特南一样,很多老人退休后愿意再工作几年,也希望有继续学习和志愿服务的机会,保持与社会的密切接触。新加坡最新一项大型社会调查的结果显示,近八成老年受访者希望“就地养老”,维持精神健康和社交生活的高度需求。

  “就地养老”指在老年人原本居住的社区周边提供医疗设施和活动场所,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安度晚年。传统意义上的老年公寓、养老院等机构往往只为满足少数老年人的需求而设计,多位于郊区,住在其中的老人与社会脱节,缺少心灵慰藉。而大量传统社区并没有针对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和医疗服务,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生活苦闷,也缺乏照顾。

  新加坡重视亲情伦理,也不希望老年人因为搬去养老机构、变成被照顾的“弱者”而产生失落感。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强化“就地养老”概念,在大量社区建立起“乐龄化”设施,更是考虑到新加坡难以实现养老机构的规模经济、中央公积金体系也不足以让老人负担高昂费用等国情。事实上,“就地养老”不仅适用于新加坡,家庭和社区带来的归属感和人际关系已经使这一模式流行于不少养老产业发达的国家。

  美国在上世纪60—90年代,曾建立起规模化、专业化的养老社区,但集中居住却让老年人失去了原有的生活圈,产生很强的孤独感。研究表明,比起肥胖,孤独对身心健康更加有害。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在纽约一个低收入居民区进行实验,组织老人到学校协助教师辅导学生,发现老人们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现在,美国有的普通公寓楼里设立了老年人俱乐部,让老人与各年龄段的人群接触。校属退休社区养老模式则让老年人在大学校园附近居住,由学校为老年人提供终身教育课程,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也逐渐发现,养老机构虽能提供优良的医疗条件,却不能缓解老人因离家产生的忧郁心情,机构养老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就地养老”。基于此,日本开始在社区中建立多功能小规模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就能获得全天候的“一站式”服务,如日托、上门护理、短期居住、长期休养等等。日本还注重与其他场所合并建设养老设施,如老幼联合福利保育场所让老年人和幼儿园儿童共享活动空间,与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相处也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全球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可预见的将来,“就地养老”或许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保障住房供给和照护服务,社区层面提供的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积极活跃的生活圈才能够帮助“乐龄人”真正乐起来。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