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17日公布实施《问责条例》以来,有不少领导干部因此被“网住”的。比如,在《问责条例》公布实施的当天,福建闽清县委副书记黄某因在台风“尼伯特”救灾过程中工作不给力,成为首位“吃螃蟹”的人。据不完全统计,两个月以来,海南、江西、辽宁等省份就此通报了70多起案例。
但要清醒地看到,与多数地区单位高度重视《问责条例》形成反差的是,少数地区存在“走走形式”的心理,采取“墙上挂挂、嘴上说说”的策略,更不用说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拿出适合本单位的方案措施了。
不把《问责条例》当回事的危险是显而易见的。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湖南某县有段近800米的防洪堤,建成6年来,竟发生过5次垮塌,这让周边的居民“谈堤色变”。发生这样的事件,根子还在于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并没有落实好《问责条例》上的要求,置百姓安危于不顾。正所谓“殷鉴不远”,对此各有关部门在干部问责上需织就“三张网”。
需织紧“提速”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加快对干部的问责力度。一批老虎苍蝇纷纷被打,群众对此拍手称快,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但同时,对于与群众切身权益有关的热点事件,少数地方部门在问责机制上还表现得太过慢吞吞。如此“龟速”式的问责机制,在极大损害群众利益的同时,最终会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需织严“从严”网。这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干部问责制上的要求所在。从严治党关键还在于从严治吏,在八项规定提出的三年多时间里,中央制定出台了近50部管党治党方面的党内法规,“不定指标不封顶”,始终对违纪违规问题保持高压态势。在此高压问责之下,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在思想意识、作风建设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观。由此,“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了《问责条例》从严的明显标注。
需织密“联动”网。在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顶风违纪却时有发生,在此必须向党纪党规“叫板”者祭出“组合拳”,在《问责条例》的配合下,使《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党规党纪多管齐下,做到问责全覆盖、无死角。
我们有信心期待,在问责干部织就的“三张”大网下,在《问责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纲举目张”下,一些老虎、苍蝇势必会纷纷入“法”网,风清气朗的政治气候必然会得以实现。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