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来,许多学生到首都旅游,除了游览名胜古迹外,也希望到一两座仰慕已久的知名大学校园里体验一下。遗憾的是,有些大学也许是担心游人如织难以管理,因此在门口密布保安,挂出“谢绝参观”的牌子。我亲眼在某大学西门外见到,一群群满脸稚气的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到其门而不得入,只好拍照留念。为了拍个全景,拍照者甚至勇敢地站在车流滚滚的路中央。此番景象,让人唏嘘。
到知名学府“朝圣”渐成旅游选项,这本是旅游消费升级换代的体现,说明国人旅游观念更有人文精神和时代感。当社会普遍对大学教育有所诟病时,还有很多家长和学生殷切希望走入校园,体会这些学校的底蕴,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这真是国家和民族的幸事。
大学从来不是单纯的教授技能的教育机构,也是塑造和传播公共价值理念的公共机构。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其实,这话后面还应加上“有大格局,大精神之谓也”。大学作为中国近代化的产物,从建立以来就被赋予了中华民族培育新人、传承文化、引领风气、生产知识的多重历史使命。
在当前快速变革的时代,大学除了要继续发挥好培养人才推动创新的作用外,更扮演着稳定社会预期、培养制度认同、引领社会舆论的角色。尤其是当公立大学占据绝对数量时,大学的公共性更需得到强调。这是中国大学用以抗衡市场化、行政化以及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手段。
尽管这些期待也许超出了大学的自我定位和能力所及,但只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忽视、甚至漠视社会的要求,回避培养公共精神的天职,绝不应是大学及其管理者理所当然的选择。当许多大学积极努力建设智库,咨政建言、发挥服务政府的作用时,也应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回应社会多样要求。这两种取向的服务,都应是大学从“象牙塔”回归公共生活、体现公共价值的选择,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相比之下,许多大学对于如何服务社会融入社区并没做好准备,毕竟大学资源有限,社会要求多样。就校园开放而言,那些以位置优越、景色优美知名的大学很快在节假日变成人潮滚滚的“人民公园”,最后不得不限制人流,极端措施则是完全关闭。但闭门谢客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何况这些大学向来以一流的公共管理学科著称,对于这类公共资源分配问题,只要花些心思,肯定能找到合适的应对措施,比如提前预约、网上领号、设定开放区域、实施开放日等。开放是回应社会要求的基本态度,也是实现公共价值的根本路径。
究其根本,关闭校园的简单化举措反映的是大学管理思维的落后。一些大学的管理还停留在孤立、封闭的内部管理层次,关注的对象是师生,关注重点是教室宿舍食堂,没与整个社会治理体系联系在一起,更没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加以改革和推动。这造成了大学管理的“孤岛效应”,限制了大学公共价值的提升。
当下,我国大学正展开“双一流”建设。提升大学公共管理水平、实现更高公共价值应是建设的题中之意。否则,我们的大学发展就很容易陷入“技术主义”,淡化人文关怀;我们的大学管理就只能停留在内部行政管理,不能成为公共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大学影响力也许能靠一些技术创新获得国际同行的关注,却不能以更富有时代性的行动伸展到国内社会之中。
因此,大学管理绝不是内部的管理,而应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组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大学教育的公共价值。
(作者是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杨雪冬)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