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该享受“2.5天假”的是中小学生

2016年06月07日 13:45   来源:东方网   张西流

  对于7岁的臻臻来说,周末能痛快的玩一天,似乎早已成为了一种“奢望”。从5岁开始,臻臻的母亲就为儿子报了各种课外班,先后上过美术班、吉他班、英语班、语言表演班、写字班等等。其中,有3个特长培训班,臻臻一直坚持到了现在,除了平时的英语班辅导外,其它都被安排到了周末。(6月6日《华商报》)

  有人说中小学生没有双休日,此话不假,许多孩子在双休日,并不能从书山题海中解脱出来,而要去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特别是,一名孩子5岁便开始上辅导班,7岁同时上3个辅导班,可以说是对教育“减负令”的绝妙讽刺。由此,不禁想起2014年8月发生的一场悲剧。安徽省怀宁县黄墩镇的16岁学生何龙,因拒上补习班服毒身亡。可见,恣意加重学业负担,己成为孩子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以辅导班为罪魁祸首的课外负担,不仅扼杀了孩子们的快乐,还有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向往。

  孩提时光该是幸福和快乐的。但周末能痛快的玩一天,似乎早已成为孩子们一种“奢望”。其实,孩子们的快乐非常简单,就是能够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生活,身心不被背上沉重的包袱。尤其是在周末,能牵着父母的手去少年宫玩耍游乐,就感到无比开心。可如今,双休日变成了孩子们的“双修日”,一些地方的少年宫早已成了第二课堂,好多培训项目成了赚钱的机器。在这里,还有多少能开发孩子们智力和兴趣的、寓教于乐的、丰富多彩的儿童游戏?

  这些所谓的“补习班”、“辅导班”、“兴趣班”,大多不是孩子自己的兴趣使然,而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一厢情愿地“为孩子好”,希望有此“小灶”的喂养,今后孩子能进重点小学、中学和大学,梦想自己的孩子以后成为“钢琴家”、“歌唱家”、“艺术家”。这样的“好心”,无异于拔苗助长。很多孩子从3岁进幼儿园起就开始背负重荷,直至考入大学也难以卸下来。。

  国家一直在倡导为学生“减负”,并且明令禁止办“补习班”,可是,孩子们依然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虽然这书包比我们那时候高档多了。每天回到家里,还要挑灯夜读,要完成大量作业,第二天一早又要赶往学校,双休日、节假日还要去读辅导班,或请家教或去课外老师家补习功课。玩,成了一种奢望,能保证睡眠已经很不错了。不知家长们有没想过,孩子稚嫩的肩膀能否承受如此重负?也许有人会问,现代社会竞争残酷,不这样行吗?

  目前,各地在执行夏季“每周2.5天假”。但在笔者看来,最该享受“2.5天假”的是中小学生,因为他们学业压力太大了。退一步讲,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要把双休日还给孩子,并立法进行明确。可见,“让孩子们快乐”不只是一句口号,要让他们快乐,就该给他们快乐的空间。让孩子健康、快乐、幸福成长,是每个做父母的美好愿景。既然如此,那就应该顺其自然,那就不要违背自然法则,不要“好心”反而扭曲和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把快乐还给孩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宽松环境,让祖国花朵开得更美艳。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