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脉流动的活水

2016年06月06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韩 硕

  回望语言史,通用程度越高、含义越丰富的语言,越具有包容的文化力量

  Char siu(叉烧)、Dai pai dong(大牌档)、yum cha(饮茶)、Kai fong(街坊)……据BBC报道,最新修订的《牛津英语词典》新增了13个港式英语词和19个新加坡英语词。被“英语世界的金科玉律”收录,至少说明词语所代表的本地文化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而浓郁的地方气息,是这些词汇的共同底色。

  语言是跟随人一生的“烙印”。作为人类沟通和交往的工具,完全孤立的语言或方言几乎很难长久存在。随着国家、地区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各种异质文化的交流,为语言的拓展创造了生长空间;母语、方言、外来语互相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虽然有保守主义者将外来语的普及视为对本地语言的冲击与“入侵”,但不可否认的是,外来语为相对封闭环境内语言的变化,增加了不少可能性。

  越是开放的城市,夹杂其间的不同语音、口音越多,语言的包容度往往越高。19世纪40年代开埠的上海,受庞大移民的语言影响颇深,在不断的交往、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后来的上海方言。沪语中的“嘎三胡”(意为闲聊,即英文中的gossip)等词汇,就是根据英语的谐音改良而来。韩语、日语等语言,更是“借鉴”英文、汉语中的词汇,音译后直接使用,以补充本国之不足。这种变化,随着官方、民间交往的加深正日益凸显。

  较之从前,现代人在通用语言和本土方言之间,“游走”得越发自如,也越来越重视两者间的平衡。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面对通用语言的“大行其道”,不少国家和地区已采取保护本土语言的行动。比如,上海的部分公交线路如今推行了普通话、英语、沪语三种语言报站的机制;一向非常重视语言保护的法国,今年初宣布了一项规范法语电脑键盘布局的计划,继续保护法语的语法规则。从本质上看,都是对文化基因和文明财产的传承与守护。

  需要指出的是,有意识的保护并不等同于狭隘的排斥,适度开放是对“粗暴防御”有可能带来过犹不及的必要矫正。纵观历史,语言曾因为太过封闭而身处危殆,却并未因为大量借鉴外来语的“海纳百川”而消亡。

  英国广播公司曾发起过一项有关英语和外来语关系的讨论。有英国网友就表示,“英语是一种奇妙的混合,在接纳各种语言的新词汇时从来不犹豫,赋予了英文表达其它一些语言无法诠释的能力”。而一位挪威网友则认为,在本土语言中开放式地融入外来词汇,并不会“搞乱”原本的表词达意,反而可以不断发展、充实原本的语言。“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世界观的编码”,语言的变迁,可以说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现实投射,其影响力则与它本身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

  语言是由文化塑造的,反过来看,语言也在影响那个不断使用它的世界。语言终归是一脉流动的活水。回望语言史,通用程度越高的语言,越具有包容的文化力量。对待不断涌入的外来名词,我们需要的不是“闭关自守”的态度。让其自由、开放地反哺母语,不断丰富语言的现代表达,或许才是让语言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