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去一降一补”要以市场手段为主

2016年05月20日 08:32   来源:中国网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5月16日 新华社)。

  在关键时刻召开的这次财经最高决策层会议极其重要。会议指明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澄清一段时间以来的模糊认识甚至是糊涂做法。比如,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时,旗帜鲜明地说,要深刻理解时代背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就是说解决主要问题的手段重点不在增加总量,放水总量,而在调整结构、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均衡。比如,目前市场流动性问题,不是流动性总量不足,而是流动性结构性问题太大,即流动性脱实向虚,不往实体经济流去的问题。重点不是放水总量,而是调整结构,使得流动性流向实体企业的问题。如果持续放水货币信贷总量,结果只能是金融风险越来越大。正如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谈话所言,在利用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边际效应持续递减的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可谓一语中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也就是说不在需求侧。在供给侧主要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通过货币信贷手段盲目大力度刺激需求只能是南辕北辙,刺激出的要么是泡沫风险,要么是通货膨胀。对此,必须要有清醒认识。这就要求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必须放在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当然就落在了推进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上。

  最高决策层对此决心非常之大。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

  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还是要以市场机制和手段为主,有形之手为辅。重点在于将市场的倒逼机制充分发挥出来。必须明确的是,“三去一降一补”都是市场主体—企业的事情,企业是主角,企业必须有原动力或者有足够的外部压力。这个外部压力就是市场的倒逼机制要发挥作用。比如,产能严重过剩后企业背负的贷款等负债压力与生产的产品和闲置的过剩产能严重不匹配,企业如果不去产能仅高负债一条就可能使其走投无路,走向破产,倒逼其必须去产能、轻装上阵。

  高杠杆在经济上行时风险被经济增量掩盖与延缓,而一旦经济下行高杠杆高负债风险就立马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倒逼企业谨慎扩张负债,主动降低杠杆。这是市场倒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需要关注的是去库存,焦点是去房地产库存。住房库存大是需求不足,或是价格过高制约了需求。很浅显的道理是,商品卖不出去的直接原因是价格过高,要想卖出去最简单的做法是降价促销。简单道理背后是市场机制发挥了倒逼作用。去房地产库存的最有效办法或者说杀手锏是开发商降价。这个时候有形之手千万不要乱挥舞,否则就会破坏开发商甚至是整个市场预期。开发商就会捂盘不卖,坐等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或者说托市。政府必须让开发商打消这个念头。

  企业生产成本高低是通过市场交易竞争中比较而来的,降成本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短板同样是在市场竞争中暴露出来的,补短板同样要充分依靠市场和市场机制作用。

  政府在“三去一降一补”中确实要发挥作用,主要作用是让市场机制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扫除妨碍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一切障碍。在“三去一降一补”中,政府主要职责是保护好市场,保护好市场机制。(余丰慧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