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催生了民营资本的逆增长

2016年05月05日 07:09   来源:京华时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山水话

  较为现实的做法是,公立医院将特需服务逐渐剥离,交给民营资本运作,这样民营资本作为新的力量,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基地,公立医院也可以专注公益,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魏则西的病故,引发了人们对这位肿瘤患者遭遇的广泛讨论,除了令他散尽家财的不合理治疗,人们谈论最多的,恐怕就是那个隐藏在幕后的民营资本力量了。媒体对涉及其中的民营资本在医疗体系中的发家史,进行了详尽挖掘,大致勾勒出了他们“以金钱为先锋,以宣传为武器,以不合理的治疗为主要手段”,逐步打造出一个商业帝国的发展脉络。

  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难免悲哀。因为人们的健康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费了,虽然被当做了商品,却没能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苛以严刑峻法,当然是必要的选择,而另一个问题同样重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作为医疗投入的补充,这本是政府提倡的一种方式,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参与进来的民营资本,规范运作的范例不多,反倒是这种缺乏职业操守的资本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空间呢?

  不能不说,当前的医疗体系无意间催生了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机制。探讨起来,大约源于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政府缺乏医疗规划。医疗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不管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美国,还是主打公益牌的英国,都要实施规划,包括一个区域大致需要多少家医院,其中几家大型医院,多少社区医院,都需按规划行事。在定位上,公立医院以提供基础医疗服务为主,私立医院则以提供高端医疗为主,相互配合,分工明确。而我国却没有明确的规划,在具体事务上,公立医院基本是包打一切,没给私人医院建立基业的空间,为无序竞争埋下了隐患。

  第二,医疗定价不足以支持正常的医疗服务。资本要运营医院,就需要通过医疗服务获得利益,但我国的医疗服务定价不能正常反映医疗成本,致使很多医院难以通过正常的医疗服务在市场上生存下来。一些公立医院还可以获得政府补贴,民营医院却缺乏支持,这等于让正常运行的资本自行为市场所淘汰,留下的多采取非正当手段。

  第三,医疗监管存在一定的业务隔阂,并且很难实施现场监管,大多数监管只能依靠医疗机构事后提供的相关记录,但这些记录多是单方面的,举证并不容易,这为一些非正当的医疗行为长期隐藏提供了可能。若再夹以利益勾连,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很容易就洗白了。

  由此,对于民营资本的不轨,除了惩戒,更重要的还是合理引导,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形成扶优汰劣的市场。较为现实的做法是,公立医院将特需服务逐渐剥离,交给民营资本运作,这样民营资本作为新的力量,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基地,公立医院也可以专注公益,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在此基础上加大日常的质量管理,让不良医疗行为难以隐藏,不良资本也就无法猖獗了。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