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家门口有个小学不能上,却要跑到一公里外,南京家长顾某很不服气,将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告上法庭。3月21日下午,备受关注的“顾某诉教育局重新划分施教区”一案,在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法院当庭做出终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虽然原告败诉,但这起“就近入学”案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划片权”提出了质疑。二审原告提出对建邺区对学区划分的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并对其他几个学区的划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法院认为,一则,本案中,被诉行政行为虽然证据充分,程序合法,亦不存在明显不合理,但应注意到其合理性尚有提升空间;二则,当前确实或多或少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教育部门应尽可能在今后的学区划分工作中,进一步完善程序,广泛听取意见,提升合理性。
可以说,这起诉讼给教育部门如何均衡教育资源提了醒。教育资源的分配,历来牵动着国人的心。从“小升初”考试的“拼娃”入学,到“就近入学”的“拼爹”入学,每一次政策的改变,都会给学龄儿童家庭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如何分好义务教育阶段的蛋糕,成了教育部门职责任务的重中之重。
就“划片入学”政策而言,一般教育部门在学区房划定之初,会考虑到近几年适龄儿童的人数和学校招生人数的比例关系,制定周围哪些小区可以进入学区房名单,过一两年后根据具体情况再略做调整,就会进入相对稳定期。毕竟,学区房如果变动太大,可能会造成部分家庭几年前的投资化为乌有——相同地理位置类似条件的隔壁的小区,因为有无学区房,每平方米房价可以相差上万,所以教育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会相对谨慎。但就现实情况来看,有些学区房的划分也未必就完全合情合理,例如“就近入学”案中顾某的孩子,就需要经过8条马路、8个红绿灯才能上学。
之所以让诸多学生家长万分纠结,病根还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呈现出“马太效应”式的分布状态,资金、资源向少数优质学校集中,“豪华校”“重点校”强者恒强。正如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所言,择校热需标本兼治。“首先要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行市域均衡,同时通过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划分大学区等方式,迅速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这是根本之策。”
而教育均衡并非一蹴而就,故在治本完成之前,治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育部门在制定就近入学政策时,不仅要严格查处择校乱象,堵住“条子生”“关系生”的口子,进一步压缩特长生录取的比例,让义务教育阶段的“义务”二字名副其实,更应该将学区划分上尽量做到公平公开,进一步推进学区确定的公开化、决策的科学化,杜绝暗箱操作的可能。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