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护理制度帮助上海挑起老龄化重担(图)

2016年02月05日 13:43   来源:东方网   吴亮

  据上海市卫计委发布的数据,2015年上海市户籍人口的平均寿命达到82.75岁,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82岁以上,长寿城市的特征突显。同时,上海快速老龄化的特征持续显现。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每年在以19.66万人的数量增加,预计至2020年将超过570万,上海每三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2月3日《新闻晨报》)

  居民平均寿命的增加以及老年人健康的改善,是上海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值得骄傲的成就之一。但是,人口老化也给上海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就成为“老龄社会”(aged society);比例超过14%,就成为“深度老龄社会”(super-aged society)。上海是中国老龄化形势最严峻的城市,早在1979年就已进入“老龄社会”,从2000年起就已进入“深度老龄社会”,比全国要早二十年左右。

  人口老龄化与人口结构的变化,使长期护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长期护理制度是基于社会连带的理念,集聚政府、医疗机构、家庭、志愿团体等社会资源,为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残障人士提供长期、持续性的医疗保健、社会福利、日常照顾服务,维护其生活品质与个人尊严。日本、欧美的实践证明,长期护理制度可以分担家庭照顾老人的压力,让老年人的照顾更为周全。在上海,由于“空巢现象”、“生育率低”等情况,家庭照顾老人的功能式微,政府和社会需要协助家庭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照顾责任。

  目前,上海已经自2013年起在部分街镇启动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试点。市委、市政府在2016年两会期间修改《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为搭建全方位的长期护理体系提供了法律框架。按照“十三五”规划的设计,上海市将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格局,为老年人提供专业适宜、便捷高效的服务和帮助。上海还将构建“9073”的长期护理格局,即90%的老人由家庭照顾(居家养老),7%的老人由社区照顾(社区养老),3%的老人由专业护理机构照顾(机构养老)。为了完善上海长期护理制度,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倡“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人老了就想离子女近一点。”据调查,高达六成的老人希望与子女同住,不大愿意去护理机构。因此政策应当大力支持和服务于社区和居家养老。例如,物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嵌入式”养老、以长者照护之家为代表的社区嵌入式小微机构、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都是非常好的示范。大力推广嵌入式小微机构,打造就近、安心、持续的长期照护模式。

  第二,推进“医养结合”,让医疗服务与生活照顾实现无缝对接。从养老机构内部设置附属的医疗机构;二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养老机构的服务支撑;医保、社保与长期护理保险的衔接,一条龙地扫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第三,促进“养老服务市场化”。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放开养老市场。目前阶段首先需要培育市场,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和事业的融合。让渡部分资源引入更多的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承接公益服务,重点解决老龄事业活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保基本”养老服务的活力。

  第四,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尝试建立一个政府补贴、保险缴费和使用者负担三源合一的筹资机制,填补医保与养老间的政策空白,解决护理资金筹集渠道单一,医保基金能够支付的护理项目有限等问题。(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