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食堂”瑕不掩瑜

2015年12月25日 06:57   来源:西安晚报   李世荣

  “食不言寝不语”,这句流传两千多年的古训,在中山一所学校得到了实践。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推出了“无声食堂”,倡导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文明用餐,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与老师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校方表示,倡导“无声食堂”,不是说绝对的不讲话,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12月24日《南方都市报》)

  学生就餐,不准说话,和老师交流不是依靠语言而是微笑、眼神和统一的手势,看到这样“奇葩”的规定,相信很多人都会不以为然,嗤之以鼻,甚至会抡起批评的大棒,指责学校此举是矫枉过正、不近人情,是在禁锢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戕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平心而论,“无声食堂”的一些做法确实太过死板、苛刻,也太注重形式上的整齐划一,不仅给人留下“演戏”的印象,也让人质疑是否有必要连盛个饭都要“打哑语”。实际上,古人的“食不言”并不是一律噤声,而是有着多重内涵,首先是立规矩,要求吃饭就要有吃饭的样子;其次是要求专心吃饭,不要东拉西扯、海阔天空,影响进餐;第三,这样要求同时也是对长辈的一种尊敬。现在“无声食堂”把“食不言”发挥到极致,连所有与进餐有关的话语都用手势来表达,这确实有点过犹不及,也的确超出了常理,说它死板苛刻、不近人情一点不过分。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些不足只是“无声食堂”的瑕疵,根本遮不住“无声食堂”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上面的教化作用。

  实际上,就当下而言,很多孩子在溺爱下养成了没规矩的坏习惯;而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也都把精力和时间放在知识的传授上,根本无暇顾及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家长也不愿意把精力放在品行习惯的培养上面,久而久之,文明素养的培养存在很多欠账。

  现在,中山市这所学校推出“无声食堂”,倡导文明进餐,恰恰是对学校育人教育和家庭教育跑偏的一种纠正,也是对学校如何开展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而从该校近一年的实践来看,学生在食堂大声喧哗的现象没有了,一直被诟病的吃饭浪费问题也没有了,有的是文明进餐、有序进餐,诚如六年级学生小林所说:无声食堂让她体会到从小要讲文明礼仪,在公众场合守秩序、不喧哗。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还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等良好习惯,这在一些学生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成风甚至互相攀比的当下,不仅难能可贵,也为中小学今后如何创新素质教育提供了经验。

  一言以蔽之,“无声食堂”,瑕不掩瑜。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个优良的校风,而且其本身就是一个文明的示范,对家长、对社会也是一种文明教化,值得我们送上掌声。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