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就被“气质”刷了屏。
直到第二天下午,精确地说,一直到12月6日下午,还有无数被朋友圈圈住的朋友在问,主要看气质到底是个什么个梗?为这些没踩准节奏的朋友惋惜,那感觉就像打开电视看到亚冠总决赛,准备好了国旗球衣热血啤酒,看了半天才发现是上个月的节目重播。这个时候还在发气质,就基本没什么气质好看,过期了,变成主要看笑话。
多么残酷的一件事。尤其对一些以引领潮流为己任的达人来讲,占领时尚前沿高地已经越来越艰难。不小心手机没了电,喝醉了睡了一晚,都有可能导致你在第二天的朋友圈从神话变成神经。真是缅怀1990年代的饭局,听回来个新段子,回头换个局都能假装是你的原创,而且至少还有半年保鲜期,保证让你成为饭桌边的笑声发动机。没想到仅仅十几年时间过去,哪怕只是慢上几个小时,都有变成笑话的危险。
崔健说得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朋友圈还有一些老同志在发半年前的骨灰笑话,你知道自己脸上被90后贴了多少张“珍贵文物请勿击打”的标签吗?要不是看你是个领导,人家早就把你拉黑一万次了,要人家小朋友们强吞下一口“痰”,在你那十二成熟鸡汤下面点赞,得是多大的仇怨!
老子理想的大同世界到底什么样我不知道,有生之年能否见到也是个问题,但是微信三两年时间就至少做到了——众口一词。我觉得中国人民应该还是很喜欢这样的局面,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对中国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跟大家一样更心旷神怡的事呢?
处处标新立异的90后00后,他们只顾着与长辈划清界线,却不知道,自己与其他同龄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今天,鹿晗自然比崔健更新潮,90后理解不了崔健当年为何就那么红,就像60后也理解不来,为何鹿晗这样的人都能红。50后看不惯70后的琼瑶金庸,70后瞧不上90后的玄幻。尽管人们都相信课本说的,科技在进步,人类在发展;可惜,人们也都相信,人心不古,道德一代比一代沦丧,知识一代比一代浅薄,时尚一代比一代粗俗;总之,世界在退步。
唯独在微信上,中国人团结一致了,率先做到了世界大同,15岁到85岁,都在同一个夜晚发自拍,晒气质。就如同大家已经抢了大半年的红包一样。
下一个全民热潮是什么?谁知道!我只知道,流行得越快,死得越快。满世界在发自拍的时候,我半夜走在清远老城南门街一条长满苔藓的老街上,当年这里是清远老县城的绝对中心,现在,它变成了城市化进程中被暂时抛弃的角落。石板街上小雨淋漓,我穿着拖鞋,去买一碗牛杂,不知道那间破落的老房子里传来任贤齐的《心太软》。1997年,我刚到广州,满大街都放同一首歌,可是我依然听不腻,后来见到任贤齐,比见到刘德华张学友还激动。在这个气质之夜,我不禁悲从中来,原来这首歌已经是将近20年前的事了!
谁知第二天我又明白了一件更悲哀的事,原来这句话,只有一天的寿命!想起圣经说的,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对,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别假装新锐了,潮流的东西,你永远追不上,以后更难追上,不如直接放弃,该干嘛干嘛。
有个朋友在朋友圈悲愤地问,你们除了捡几个流行词,就什么都不会了吗?的确,满屏的气质,既不好玩,也不好看,可是,大家都这么玩,你要怎么办?玩网络自杀,自己删除微信号退出人间?
用广州人说的,玩下啧,这么认真干什么?!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