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产都觉得自己“被中产”

2015年11月20日 09:24   来源:环球时报   甘犁

  不久前,我主持的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与研究中心调查得知,中国中产阶级的数量实际为2.04亿。调查结果发布后,在网络上引发一些争议。

  网民的质疑集中在中产的概念本身。事实上,“中产阶级”或是中国正式官方文献中常提到的“中等收入群体”都没有统一界定标准。瑞士瑞信银行以每人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净财富来界定中产阶层成年人。《福布斯》杂志几年前曾针对中国中产发布过数条界定标准:年收入在1万至6万美元之间、生活在城里、年龄25到45岁、拥有大学学位、职业为专业人士或企业家等。

  我们以瑞信的中产阶级标准来进行测算,不少人觉得总数算多了,自己“被中产”了,原因大概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大家虽然账面上拿到符合中产标准的收入,却并没有过上理想中的富足生活,即所谓“幸福感”缺失。过去几年间,我们做过数次这样的尝试,但由于幸福指数统计起来较为复杂且很难量化,因此最终还是选择以资产规模的形式对中产阶级“一刀切”。

  另一方面,符合中产标准的人之所以觉得自己不是中产,直接原因就是财产中的金融资产比例较低,不动产比例较高,用俗话说就是“手中缺钱花”。中国目前房地产在家庭总资产中的比例超过60%左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更高一些,因为它们房价更高。住房资产的流动性不好,占用资金多且很难在短期内变现。而美国中产家庭只有40%的资产压在房子上,跟金融资产占比差不多。

  为什么中国中产家庭财富的住房资产占比那么高,中国人不太愿意做非储蓄的其他金融投资?这直接指向当前中国经济一个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缺乏基础经济信息。从宏观层面上的经济先行指标到具体行业的供求信息,中国经济经常缺乏全面、准确、权威的官方数据。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我们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比如,采购经理人指数被誉为衡量一国制造业的“体检表”,但业内公认最权威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是由财新传媒发布的。具体到房地产业,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尚在建立过程中,房屋空置率等指标仍缺乏官方数据。

  经济基础信息健全是投资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应重视建设“经济信息高速公路”。经济部门在加强投入的同时,要注意吸纳社会的智力资源。只有这样,成长中的中产阶级才不会将大部分的钱都投向房地产,中国实体经济才会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随着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中国中产人口数量未来会持续上升,中国也会形成“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有人会问:居民收入的水涨船高是否意味着中产门槛也会抬高?确实有这种可能性,中产衡量标准本身就是动态的。 (作者是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