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街头测试”讨论社会道德状况

2015年09月28日 07:15   来源:西安晚报   王聃

  腾讯新闻发起了一项社会实验,请流浪者,或让志愿者装扮成流浪汉,在街头向路人借用手机向家中报平安。他们开始借手机时,几乎都遭遇到冷遇,大众对他们充满戒心。在北京和广州他们曾向300多人借手机,愿意帮助他们的人寥寥无几。然而,在有些灰心之后,令人惊喜的是,伸出援手的也大有人在。(9月27日腾讯视频)

  让那些或真或假的流浪者走上街头,并且持续地向路人借手机,这虽然只是媒体的社会实验,但它显然更像是一次公共议题的设置。当中秋节来临,当我们或是在享受与家人团聚的甜蜜时光,或是在感慨整个社会传统节日氛围的不再,我们是否想到,还有一些“少数的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与家人团圆,甚至在此刻连报一声平安都显得那么艰难——譬如一直在城市中的流浪者。“借手机测试”的公共价值,正是呼吁大家去关注那些人群中的孤单者。

  然而,如此街头测试,真能得出清晰的社会道德结论吗?当借手机的流浪汉遭遇普遍的冷遇后,这是否证明整个社会变得冷漠?而之后令人惊喜的伸出援手者,是否又证明,社会的道德状况并不如想象的糟糕?在我看来,如此结论都值得怀疑。很显然的道理是,如此测试本身就是“欠道德”的,因为它甚至是以一种“造假”的方式而进行。譬如测试方请了志愿者装扮成流浪汉。当流浪汉都不再是真实的,那么因此而得出的道德结论,就不免值得商榷。

  同样的道理是,“借手机测试”中的道德环境亦不真实。街头是人来人往之地,陌生的市民,迅速地流动,如此带来的直接结果之一,就必然是所有人都比往常更多充满了戒备,充满了不可信任感。换而言之,即便是一个平时充满善意、乐于助人的市民,一旦他置身于充满更多风险的街头,当流浪者希望向其借手机报平安,他亦可能会拒绝。出现如此带有悖论的结果,与人性、社会的道德状况并无多少直接的联系,相反,它只与特定的环境有关。

  勿以“街头测试”讨论社会的道德状况,否则,道德的断裂与沟壑难免被夸大,亦无助于社会道德本身的向好。要重新回到良善的年代,更需要的,是去努力构建起道德的具体生成机制。而其中不可或缺的正是,要努力去做道德的生产者,而不去做道德的消费者。也就是说,在当下社会道德整体堪忧的情形下,相比唱衰道德的水准,更多地去发现寻常生活中的感人,并加以广泛传播,可能更能唤醒人们对道德的信心,进而缓慢改变世界。“借手机测试”,无疑与此背道而驰。

  究竟去哪里找寻笃定的信心,让在马路上向陌生人借一部手机,不再是件困难的事情?现实里到底有着怎样的道德分野,它又该如何定义?一切只能来自于个人真实经验的感知,有赖于个人扎扎实实的改造。一次“借手机测试”,呈现出的是社会机制对待道德问题的简单态度。如果以为经由偶然的“测试”就可以让社会向好,那么人们为何还是在抱怨不休?我不知道“借手机测试”的发起者对此是否赞同,但我们的确需要走出一种对于道德测试的迷恋。

(责任编辑:屈波)

精彩图片